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何从太空观测稻瘟病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如何从太空观测稻瘟病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2-05 18:01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接近一半的人口,包括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水稻也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2021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5亿亩,其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三分之一。

  危害水稻生产的三大主要病害为: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其中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是流行最广、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最具破坏性的真菌病害。稻瘟病孢子可以借助流水、风、土壤等多种方式扩散。稻瘟病菌可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不同部位形成危害,据此,稻瘟病可以分为叶瘟、穗瘟、枝梗瘟等(图1)。

  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病害的扩展靠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高湿有利分生孢子形成飞散和萌发,而高湿度持续达一昼夜以上,则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会加速病情扩展迅速。

  现有的稻叶瘟发病信息主要通过田间调查来获取,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以点带面的代表性差等弊端,难以满足大范围稻瘟病高时效高精度监测的需求。

如何从太空观测稻瘟病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

水稻不同器官感染稻瘟病后的症状

  稻瘟病几乎年年都发生,只是发病面积大小与危害轻重不同而已。及时有效的大面积水稻病害监测,对于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遥感技术是一种远距离、在不直接接触目标地物的情况下,通过接收目标物体的反射或辐射电磁波探测地物波谱信息,并获取目标地物的光谱数据与图像的技术。目前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病虫害研究领域。

  遥感卫星能够从太空拍照并且传回地球,图片可以显示出全中国或某个省、市、县的哪些地方种了水稻、哪些地方发生了稻瘟病,以及这些地方发病的严重程度。但图像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一种或多种图像上复杂形式的色调、结构及它们的变化表现出来,普通人员通常不能直接识别出这些特征,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翻译”。

如何从太空观测稻瘟病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

卫星传感器对地成像示意图

  要“翻译”卫星的遥感数据,必须要了解稻瘟病菌与水稻“斗智斗勇”的生理过程相关背景知识。稻瘟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主要有外部形态变化和内部生理变化2种表现形式。

  外部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冠层形状的改变,如落叶、叶片卷曲、植株倒伏等;内部生理变化则表现为叶绿素组织遭到破坏后,光合作用、养分与水分吸收或转运等生理生化机制发生改变。无论外部形态或内部生理发生变化,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作物光谱特征发生变化。

  此外,受到病虫侵害的植物在表现出明显的外在症状前,比如叶色开始变化前几天或几周,会减弱对近红外光(750-950 nm)的反射能力。利用这个特性,我们不仅可以在稻瘟病发生之后监测病虫害的发生与分布情况,还可以在病虫害症状出现前对病虫害进行早期预测。

  水稻这种由内部病菌侵染造成的外部形态变化,从卫星上观测到的就是不同的反射光谱(图2)。而从卫星来发现稻瘟病的本质,就是要捕捉这种光谱变化,进而分析作物是否受到病虫害侵染、侵染程度以及侵染阶段。

如何从太空观测稻瘟病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

从Sentinel-2卫星影像提取的健康和不同病情指数下水稻冠层反射率光谱

  与人类流行病的传播规律类似,稻瘟病在稻田自然条件下的爆发也是从发病中心开始,搭乘风和水流的“顺风车”,逐渐向周围植株传播。我们对人类测量体温,可以初步确定感冒等疾病,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我们也能判断水稻田里的“热点”(感染)和正常区域。

  感染区域的像素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异常值,稻瘟病监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准确地找到这些异常值,以便后续采取防治措施。具体操作为,借助于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和稻瘟病侵染相关知识,我们首先从卫星观测农田里稻叶瘟集中爆发在什么位置、不同位置的稻瘟病发病程度等信息(图4)。

  通过一段时间连续的卫星观测,我们还能知道某个田块稻瘟病是变得更严重,还是逐渐自愈。在掌握了稻瘟病爆发的这些规律之后,我们结合稻瘟病菌的生活习性(如温度、湿度等)就能对稻瘟病的发生概率进行及时预测。在稻瘟病对水稻形成危害之前,通过及时喷施农药和水肥管理等措施,来阻止稻瘟病的发生和切断稻瘟病的传播。

  从卫星平台对稻瘟病发生的准确“诊断”,对于遏制病害蔓延、病害定损评估、早期病害预测预警至关重要,也为通过卫星从太空预测预警水稻主产区稻叶瘟爆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如何从太空观测稻瘟病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得到的三个不同试验区稻瘟病发生趋势图。

深红和深绿分别代表呈现恶化和恢复趋势的区域,黑色点代表实地调查呈现恢复趋势的样方。

  撰稿人:田龙(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系博士研究生)

  审核人:程涛(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何从太空观测稻瘟病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