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多,外来入侵物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给全球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自2003年中国发布第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起,公众对入侵物种的关注水平日益提升,近两年,我国先后通过实施了《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以应对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侵害。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足以证明国家对入侵物种的重视。事实上,入侵物种离我们并不遥远,比如:我们吃苹果时,偶尔会遇到一种蛀虫,可能是入侵物种苹果蠹蛾。
苹果蠹蛾如何识别?
在苹果害虫中,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大家平常吃苹果时遇到的蛀虫一般都是这种昆虫。苹果蠹蛾也叫苹果小卷蛾,属于鳞翅目卷蛾科。该害虫的生命历程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其成虫呈灰褐色并略带紫色光泽,体长约8毫米,后翅黄褐色,触角丝状,眼周缘为黑色。幼虫有5个龄期,刚孵化的幼虫通体呈淡黄白色,发育之后逐渐转为淡红色。在取食苹果时,幼虫先从果皮或者萼洼蛀入,先在果实皮下蛀成小室,第一次蜕皮后蛀入心室,再蜕皮后蛀食种子,所以这种害虫也叫“食心虫”。
苹果蠹蛾原本只在欧洲存在,但经过一个世纪的传播,现在已经入侵多个国家。该害虫于1975年在中国首次发现,之后扩散到9个省市195个县(市、区),目前每年会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由于苹果蠹蛾为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一直难以控制,苹果蠹蛾的抗药性不断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等问题。
苹果蠹蛾生活史(图片由Erdem Seven拍摄)
苹果蠹蛾幼虫特征(图片来自网络)
苹果蠹蛾的危害有哪些?
苹果蠹蛾对仁果类果树具有毁灭性的损害。这种害虫不仅会损害苹果,还对梨、桃、杏、沙果和核桃等经济果树的果实有所危害,造成大量虫害果,并导致果实成熟前脱落和腐烂,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100%,苹果被为害后,蛀孔外部逐渐有褐色虫粪排出。被蛀严重时,可堆积相当数量的虫粪,以丝连成串,挂在蛀果之下,梨被蛀后所排出的虫粪则为黑色,有果胶流出。危害严重时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影响了国内外水果的生产和销售。
苹果蠹蛾发生隐蔽,发生时并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往往会错过用药防治的关键阶段。事实上,苹果蠹蛾自身飞行能力并不强,它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当运输造成的。另外,苹果蠹蛾幼虫时期蛀入果实内取食危害,防治时药剂难以作用于幼虫,施药防治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防治苹果蠹蛾药剂防治仍是重要的手段,但随着施药量越来越多,害虫的抗药性也越来越强,化学防治次数和浓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农产品安全性也有所下降。
苹果蠹蛾取食苹果(图片来自网络)
苹果蠹蛾的防治策略
(1)加强检疫。苹果蠹蛾并不是全国范围的虫灾,因此应首先严格执行检疫,不允许带虫的水果入境,有虫苹果集中销毁,以防传播蔓延;(2)加强人工防治。在苹果发芽前,修剪或刮除树枝干上的翘皮,集中烧毁,或秋后在枝干上束草来诱集越冬幼虫,早春将其取下烧毁;(3)应急化学药剂防治。在各代成虫产卵期或幼虫孵化期喷施高效低毒杀虫药剂进行防治;(4)物理防控。主要采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虫密度进行防治;(5)性诱监测及迷向防控相结合。根据各地苹果蠹蛾成虫发生时期不同,在成虫扬飞前悬挂苹果蠹蛾性诱诱捕器,当诱捕到第一只成虫后,悬挂苹果蠹蛾迷向丝,压低虫源基数。
苹果蠹蛾的防治策略(图片来自网络)
苹果蠹蛾的危害虽强,但只要加强检疫,防止其扩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该害虫带来的损失。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林业、农业、畜牧业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损害,我们需要了解入侵物种的相关知识,在遇到这些外来物种时,及时上报,做到从源头上阻止入侵物种的扩散。
作者:李冲(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