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1-10 10:08

  生物入侵严重威胁入侵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甚至人类健康,现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将外来物种入侵界定为生物安全重大风险因素之一。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水平,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提及生物入侵,大家首先想到就是水葫芦、美国白蛾等,但是名不见经传的刺苍耳也不容小觑。

  我们小时候经常在田间地头见到苍耳,有时候还会摘下来把玩。如今,有一种“假”苍耳,与常见的苍耳非常类似,但植株区别较大,这是一种有毒的入侵植物,名字叫刺苍耳。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苍耳(上图)与刺苍耳(下图)(图片来源:网络)

  怎么分辨苍耳与刺苍耳?

  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inn.),隶属于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 0.3~1.2 m,茎被短糙伏毛或微柔毛;叶披针形,具短叶柄,叶腋具有三深裂的黄色刺,长 1~2 cm;雄头状花序顶生,雌头状花序腋生;瘦果多数单生或稀少簇生在叶腋,圆筒状,长约 1 cm,被微毛,具有细的钩状刺;顶端有2个细刺状喙,一长一短,果成熟后极易脱落。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刺苍耳的识别特征(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其茎直立,叶狭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边缘浅裂或不裂,中间裂片较长,基部楔形,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管状,雌花序卵形,总苞囊状,花柱线形。刺苍耳的花果期是7~10月,因果实较大,主要是靠水流、动物和人的有意或无意传播而扩散,在母株周围由于散落的果实较多,多成团块状群居。与苍耳相比,刺苍耳叶子呈披针形,苍耳叶子阔叶形。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苍耳和刺苍耳比较图(图片来源:网络)

  刺苍耳怎么来的?

  随着国际贸易与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原产于南美的恶性入侵杂草刺苍耳已经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我国于1974年首次在北京丰台区发现它的入侵踪迹,当时它生长在榨油厂附近的垃圾上。其后,它便开始在我国迅速扩散开来,它的果实具有钩刺,可粘附在人和动物的身上,或混在作物种子中进行远距离传播。尤其是近年来,刺苍耳在我国的入侵范围迅速扩大,是在我国入关植物检疫危害性生物之一。

  刺苍耳有哪些危害?

  刺苍耳具有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不易铲除、入侵性极强等特点。一旦入侵农田和牧场,可危及小麦、大豆、白菜、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对农业构成了极大威胁。因为刺苍耳植株高大且具刺,不易被机械、人工去除;刺苍耳的果实可以混入籽粒较大的农作物(如玉米)种子当中,降低作物种子的纯度,并可以随种子运输进行远距离传播。由于植株具硬刺,牛、羊等牲畜不食,刺苍耳泛滥成灾,满身长长的尖刺能对人畜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牧民的放牧。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刺苍耳的果实(图片来源:网络)

  最重要的是,刺苍耳全株带毒,以果实最毒,鲜叶比干叶毒,嫩枝比老叶毒,其中毒症状出现较晚,常于食后二日发病,上腹胀闷,恶心呕吐、腹痛,有时腹泻、乏力、烦躁。重者肝损伤出现黄疸,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而出血,甚至昏迷、惊厥、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刺苍耳与本地同属植物苍耳是亲缘种,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并具有相似的生态位需求。在野外,刺苍耳与苍耳经常同域分布,苍耳往往是刺苍耳的伴生种。刺苍耳极有可能在与本地苍耳的竞争中,侵蚀苍耳的生境,占据苍耳的生态位,并有可能最终导致苍耳这一重要中药材的消失,危害当地原本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一旦发现刺苍耳,应该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尽快铲除。

  作者:陈晓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