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1-10 10:08

  生物入侵严重威胁入侵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甚至人类健康,现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将外来物种入侵界定为生物安全重大风险因素之一。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水平,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提及生物入侵,大家首先想到就是水葫芦、美国白蛾等,但是名不见经传的刺苍耳也不容小觑。

  我们小时候经常在田间地头见到苍耳,有时候还会摘下来把玩。如今,有一种“假”苍耳,与常见的苍耳非常类似,但植株区别较大,这是一种有毒的入侵植物,名字叫刺苍耳。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苍耳(上图)与刺苍耳(下图)(图片来源:网络)

  怎么分辨苍耳与刺苍耳?

  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inn.),隶属于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 0.3~1.2 m,茎被短糙伏毛或微柔毛;叶披针形,具短叶柄,叶腋具有三深裂的黄色刺,长 1~2 cm;雄头状花序顶生,雌头状花序腋生;瘦果多数单生或稀少簇生在叶腋,圆筒状,长约 1 cm,被微毛,具有细的钩状刺;顶端有2个细刺状喙,一长一短,果成熟后极易脱落。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刺苍耳的识别特征(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其茎直立,叶狭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边缘浅裂或不裂,中间裂片较长,基部楔形,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管状,雌花序卵形,总苞囊状,花柱线形。刺苍耳的花果期是7~10月,因果实较大,主要是靠水流、动物和人的有意或无意传播而扩散,在母株周围由于散落的果实较多,多成团块状群居。与苍耳相比,刺苍耳叶子呈披针形,苍耳叶子阔叶形。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苍耳和刺苍耳比较图(图片来源:网络)

  刺苍耳怎么来的?

  随着国际贸易与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原产于南美的恶性入侵杂草刺苍耳已经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我国于1974年首次在北京丰台区发现它的入侵踪迹,当时它生长在榨油厂附近的垃圾上。其后,它便开始在我国迅速扩散开来,它的果实具有钩刺,可粘附在人和动物的身上,或混在作物种子中进行远距离传播。尤其是近年来,刺苍耳在我国的入侵范围迅速扩大,是在我国入关植物检疫危害性生物之一。

  刺苍耳有哪些危害?

  刺苍耳具有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不易铲除、入侵性极强等特点。一旦入侵农田和牧场,可危及小麦、大豆、白菜、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对农业构成了极大威胁。因为刺苍耳植株高大且具刺,不易被机械、人工去除;刺苍耳的果实可以混入籽粒较大的农作物(如玉米)种子当中,降低作物种子的纯度,并可以随种子运输进行远距离传播。由于植株具硬刺,牛、羊等牲畜不食,刺苍耳泛滥成灾,满身长长的尖刺能对人畜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牧民的放牧。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刺苍耳的果实(图片来源:网络)

  最重要的是,刺苍耳全株带毒,以果实最毒,鲜叶比干叶毒,嫩枝比老叶毒,其中毒症状出现较晚,常于食后二日发病,上腹胀闷,恶心呕吐、腹痛,有时腹泻、乏力、烦躁。重者肝损伤出现黄疸,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而出血,甚至昏迷、惊厥、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刺苍耳与本地同属植物苍耳是亲缘种,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并具有相似的生态位需求。在野外,刺苍耳与苍耳经常同域分布,苍耳往往是刺苍耳的伴生种。刺苍耳极有可能在与本地苍耳的竞争中,侵蚀苍耳的生境,占据苍耳的生态位,并有可能最终导致苍耳这一重要中药材的消失,危害当地原本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一旦发现刺苍耳,应该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尽快铲除。

  作者:陈晓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种入侵我国的“假苍耳”——刺苍耳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枪身斑驳将星陨:左权将军的铮铮铁骨

  • 习主席的话官兵们记住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