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巡礼】之十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巡礼】之十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来源:光明网2022-09-21 10:37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巡礼】之十

  钱伟长(1912 年 10 月—2010 年 7 月),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力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创建了板壳非线性内禀统一理论和浅壳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波导管理论、奇异摄动理论、润滑理论、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法、穿甲力学、大电机设计、高能电池、空气动力学、中文信息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1956年、1982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我要学习造飞机大炮

  1931年的清华大学操场上,一名身高只有1.49米的新生在进行入学体检,测身高,身高过低;测体重,也不合格,他穿着不合身的长袍,站在仪器上的样子十分滑稽,引得同学一阵嘲笑。

  体检的最后一项是跑步,这名同学使出全身的力气在操场上狂奔,一圈下来,他呼吸不上来,直接躺倒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对周围的人称赞道:“这个人很不错,很能拼命。”

  这个各项体检都不合格的小个子新生,正是后来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钱伟长。那些年,每当晨曦微露,清华教室里总有一个风雨无阻来早自习的身影。

  那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赋》,钱伟长写了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让出题人陈寅恪直接给了满分;在历史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写出二十四史的全部书名、作者、卷数,这道题难倒了大部分同学,甚至有的同学交了白卷,从小饱读诗书的钱伟长答对了所有题目,历史考了满分。

IMG_256

  1942年钱伟长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官博)

  但是这样的文科高材生,在其他科目方面是一窍不通,钱伟长的数学物理英语等科目,加起来只有25分,得益于清华当时的招生制度,钱伟长以第七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大家都以为钱伟长会选择文科专业成为一名国学大师,但是钱伟长却毅然弃文从理,选择了物理专业。这样的选择早有原因,在目睹了日本侵华、东北沦陷之后,钱伟长多次走上街道游行,在他的心里埋下学科学、造飞机大炮的理想。

  物理系的吴有训教授劝他去学文科,钱伟长坚定地回答“要打仗,中文、历史都派不上用场。中国老吃败仗就是因为飞机大炮不如人家。我要进物理系!”软磨硬泡之下,吴有训被这个学生的坚持打动,同意他进入物理系学习。一年后,钱伟长所有功课成绩都达到70分以上,证明他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万能科学家”

  1935年6月,一篇论文《北京大气电的测定》在青岛举行的物理学年会上被宣读,论文提供了我国自行测定大气电量的第一批数据,获得了学界的高度关注,这篇论文正是钱伟长的本科毕业论文。

  钱伟长向别人证明了自己在物理方面的天赋。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继续在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主攻X光衍射的研究,同时他还完成了很多别的课题,研究了溶液理论和铈的原子光谱学,坚韧的品质和深厚的专业基础,助他在科学这条路上行稳致远。

  从清华研究生毕业后,钱伟长前往多伦多大学继续学习物理,专攻弹性力学,主要研究板壳内禀理论,这一理论在现实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制造火箭、卫星、桥梁等物体时,需要考虑到金属板的变形和物体外壳的形态。当时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十分混乱,不利于军工业的发展,钱伟长立志要在此做出突破。

IMG_256

  钱伟长在查阅资料(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官博)

  1941年5月,钱伟长和辛格教授合著的《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在物理学界引起轰动。就连爱因斯坦看到这篇论文之后都大加赞赏,这篇论文也被学界誉为“为西方文献重新注入新的生命力”“对以后的工作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钱伟长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他关心的不再只是力学,而是对国家有益处的一切研究方向,并经常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针对“中国贫油论”,他提出在渤海地下勘探石油;看到钱塘江大潮,他提出在那里建一座水电站。在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时候,他放下自己“大科学家”的架子,连夜写作,为志愿军将士编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

  钱伟长的这些举动,被某些人嘲讽为“不懂装懂”“万能科学家”,但是他从不在意:“我一辈子就是这样,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今天干这个,明天又干那个。我说我是看国家哪方面需要我,我就力所能及地去干。”

  决心“拆除四堵墙”

  1982年,正在无锡开办讲座的钱伟长,突然接到一通电话——中央任命他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收到消息的钱伟长马上收拾行李,辞去了在清华大学做了38年的教职,飞往上海,在教育领域大展拳脚。

  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钱伟长发现学校存在诸多弊端,他用“四堵墙”来形象地总结:第一是学校和社会的脱节;第二是校内各个专业之间的隔绝;第三是教育和科研之间的隔绝;第四是教与学之间的隔绝。发现问题后的钱伟长,决心“拆除四堵墙”。

  在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钱伟长认为学校的专业课必须和社会变化相协调,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工业大学对传统专业课程进行了压缩和精简,还增加了如自动化和机器人、精细化工、通信工程之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

  钱伟长在讲课(图片来源于央视评官博)

  钱伟长还认为,不应该将专业划分过细,而应该让学生更多接触基础性学科,博大才能精深。于是上海工业大学率先打破各个专业之间的壁垒,规定学生入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学习,到第三年再分专业学习专业课程。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和其他两所大学合并,成立了上海大学,钱伟长继续担任校长。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上海大学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学科齐全、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充分肯定——“上海大学搞这个是对的”。

  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

  钱伟长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2012年10月,在钱伟长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大学筹建钱伟长图书馆,以表达对钱伟长校长的崇高敬意与无限怀念;2019年5月,钱伟长图书馆于宝山校区东区建成使用并全面开放,成为新生入学教育、校友返校忆旧、校内成果展示、校外嘉宾来访的又一重要场所和平台,是上海大学新的文化地标。

钱伟长图书馆建筑外观

  钱伟长图书馆(中国科协供图)

  钱伟长图书馆共七层,总建筑面积18691平方米,分别设置了钱伟长纪念展、上海大学校史展、书香谷、科学家书屋(伟长书屋、匡迪书屋)、专题阅览室、特藏阅览区域、学术交流空间、视听区域等。馆内现有馆藏20万余册(种),其中以钱伟长、徐匡迪捐赠为主体的特色图书3万余册,实物及影像资料馆藏5000余种,是集学科交流、图书贮存、资料阅览、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共享平台。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华 通讯员 杨顺玺)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