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蓄势起航畅通“天空之路”——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正式投运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蓄势起航畅通“天空之路”——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正式投运

来源:新华网2022-07-18 09:19

  新华社武汉7月17日电题:蓄势起航畅通“天空之路”——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正式投运

  “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

  17日,湖北鄂州,一架顺丰全货机腾空而起。

  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从一纸蓝图变为现实。

  攻坚克难推开“空中大门”

  图为7月17日上午在鄂州花湖机场降落的顺丰航空全货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即使已经在脑海中预演了无数遍,潘乐还是早早来到机场,作为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主管,他期盼新机场“起航”这一刻已经太久。

  11时36分许,机场跑道上,一架顺丰航空波音767-300全货机引擎轰鸣,滑行、加速、起飞,直冲云霄,目的地深圳,这标志着新机场正式投运。

  长江中游南岸,鄂州燕矶江段。从2014年初步谋划到2022年建成投运,鄂州花湖机场建设历时8年。

  “为让机场尽早落地,我们优化审批服务,压缩审批时限。”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尹俊武回忆,原本需要一年半时间办理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20个证件,只用了半年。

  机场从项目可研批复到投运用时42个月,机场主体工程从正式动工到建成耗时21个月,机场转运中心完成钢结构吊装仅用6个月……“施工高峰期,进机场的路几乎每周都在变,因为施工速度太快了。”全程参与机场建设的潘乐说。

  图为6月27日拍摄的鄂州花湖机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2.3万平方米的机场货运站、近70万平方米的转运中心、124个机位及2条3600米长、45米宽跑道……一座新机场拔地而起,不只是要求建设速度,更有对质量的精细追求:场道工程“零返工”。

  “利用BIM(建筑模型信息化)技术,取代依靠二维图纸施工的传统模式,很多问题早在设计阶段就被解决了。”潘乐说。

  线上提前预演,线下精准施工。在实体机场建成之前,一个数字孪生机场就已诞生——工程师在电脑程序中用4000万个构件搭建起一个“所见即所得”的三维机场模型,数据量高达150G,细到直径为10毫米的钢筋都能在设计图中精准呈现。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航道”

  当飞机进入机位后,升降平台车如同算好时间一样来到飞机旁,自动完成升降对接;待货物被运送到地面后,看上去结构简单的平板车已经行驶到平台车前就位……未来,这一幕将在新机场成为常态。

  参与制定3项民航标准,申报专利、著作权70余项……鄂州花湖机场建设于我国民航业大力推进智慧机场之时,它在智能化方面的探索实践备受瞩目。

  走进新机场,干净整洁的跑道底下大有文章。

  “跑道上每一块道面板长5米、宽4.5米,均至少有一个传感神经元,共埋设了5万多个传感器,实现机场跑道全时、全域的信息感知。”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盛说。

  相比传统跑道的健康状态“后知后觉”,新机场跑道下面的传感器能够捕捉飞机滑行产生的振动波形,对跑道是否脱空、起鼓、错台等进行判定,同时也能感知到跑道上运行的物体,从而实现监控跑道入侵、记录运行轨迹等功能。

  图为6月27日拍摄的鄂州花湖机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登上空管塔台,近70万平方米的转运中心呈“工”字形出现在眼前。作为“多式联运”的核心,新机场97%的货物将在这里进行转运分拣,并实现无人化作业。

  顺丰集团湖北枢纽项目副总经理张浩说,转运中心投用后,输送设备总长约52公里,设备总量超过2.3万台,近期规划产能每小时28万件,远期规划每小时116万件。

  蓄势起航畅通“天空之路”

  从机场看远处,1.5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包括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在内的多个城市群。

  从远处看机场,百公里外便是武汉天河机场,数十公里内有三江港、杨叶港等众多港口码头,以及高速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

  这个机场以全货机航线为主、客运航线为辅。新机场已瞄准构建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的轴辐式航线网络。

  今年,机场将逐步开通鄂州至北京、上海、深圳、厦门、重庆、成都、昆明、青岛、宁波等客运航线,鄂州至深圳、上海、法兰克福、大阪等货运航线。

  投运,只是起点。

  展开机场未来的“航线图”:到2025年,将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0条左右、国内航线50条左右,货邮吞吐量达到245万吨。

  尹俊武说,围绕新机场正在建设的鄂州空港综保区和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的联动创新区,已经吸引来自世界的目光,“日邮物流枢纽中心等项目已签约,德国、法国等不少国家的航空、物流公司也纷纷与我们对接。”

  探路长空,鄂州花湖机场静待四海宾朋。(记者肖艺九)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年前6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76.9%

  • 贵州榕江:送别抗洪抢险救援队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