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甲状腺疾病“重女轻男” 专家:早筛早诊规范治疗手段
首页> 光明科普云> 食品·健康 > 正文

甲状腺疾病“重女轻男” 专家:早筛早诊规范治疗手段

来源:光明网2022-05-25 18:45

  5月25日,第十四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启动会在线上举办,今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主题为“呵护甲状腺 关爱女性健康”。专家呼吁,做好甲状腺疾病的科学普及工作,积极践行早筛早诊早治,共同关注女性群体甲状腺健康。

甲状腺疾病“重女轻男” 专家:早筛早诊规范治疗手段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委滕卫平,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忠艳,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科普学组组长林岩松,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心血管代谢及内分泌医学事务负责人马天容等线上参与本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启动会。

  甲状腺疾病有患病率高、影响周期长的特点,启动会上,专家们建议,公众应正确认知甲状腺疾病,用科学规范的医学手段进行诊疗。滕卫平介绍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症状常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或过量、不孕等,如果身体发出“警报”,要及时检查了解病情,去医院就诊,并建议坚持食用碘盐。“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碘盐是人体碘摄入的主要来源,食用碘盐是保护甲状腺健康的主要措施,但需留意碘营养摄入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碘过量和碘不足而致病”。

  由于甲状腺发病隐匿,导致公众对该疾病的知晓率偏低、整体规范治疗率不足,产生延误治疗甚至误诊。“甲状腺虽小,但若发生疾病,特别是患有甲减或甲亢长期未治,会影响全身器官功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单忠艳说,为更好推动甲状腺疾病治疗,相关领域的学会和专家编写了新版《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其中包含丰富的科学证据及临床经验,为临床诊断甲亢、制定甲亢管理方案等提供最新的指导建议。

  吴静认为,甲状腺疾病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可采取三级防控策略:“围绕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从控制危险因素、早发现早干预、规范化治疗三个环节切入,对应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三种手段”。并特别提醒女性、老年人、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加强预防。 “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是男性的2-3倍,而且女性甲状腺异常检出率与年龄呈正比。”单忠艳建议,女性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应提高对甲状腺筛查的重视程度,妊娠女性更需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避免出现妊娠高血压、胎盘剥离、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等危害。

  防治疾病科普先行 努力提升公众认知

  做好健康知识的科普工作,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的助推器。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去开展的工作。”毛群安说,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被列为“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之首,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征集大赛,鼓励群众参与健康科普行动,正是对这一行动的有效实践。“‘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已举办14年,对于凝聚多方力量、提高大众甲状腺健康意识、加强甲状腺疾病防治有着积极作用”。

  他倡导全社会,特别是女性群体主动关注自身甲状腺健康,实现甲状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呼吁社会各界为群众架好传播甲状腺知识的桥梁,持续推动健康科普工作开展,共同助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落地。 “健康教育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的‘社会疫苗’。”吴静倡议专家、媒体等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甲状腺疾病的防治,以科普教育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的传播让公众认识并重视甲状腺疾病的防治。

  “虽然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庞大,但患病知晓率低,且相关健康信息获取渠道繁杂、内容真伪难辨。”林岩松说,为科学系统地开展科普教育,甲状腺科普学组已连续三年举办甲状腺科普视频大赛,通过流行的短视频形式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趣味、生动的科普传播,让公众获得兼具权威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医学科普知识,以期实现改善甲状腺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今年将启动第四届甲状腺科普视频大赛。“希望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提升公众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认知,对女性等重点人群广泛普及甲状腺疾病症状和危害,敦促尽早筛查、就医”。

  社会各方通力协作 共筑甲状腺健康防线

  提高甲状腺疾病防治水平,需要社会多方的联合参与,为患者带来健康福祉。“默克10多年来积极与政府、医院、学会等协同推进多项甲状腺疾病科普项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助力中国甲状腺疾病科学防治工作的开展。”马天容介绍说,秉持“齐心为病患”的理念,默克连续14年支持甲状腺科普活动,连续四年支持甲状腺科普学组举办的甲状腺科普大赛项目,旨在鼓励以简单易懂的形式科普甲状腺疾病。

  启动会上,专家们建议,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确诊患者,尽量保持每年定期检查甲功的健康管理习惯,并呼吁全社会积极开展甲状腺疾病科普宣传,提高对其关注和认知,形成防治甲状腺疾病的强大合力。专家还特别提示,女性群体等重点人群要加强甲状腺筛查意识,前移健康关口,提高生命质量。(张梦凡)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

  • 不再遗憾!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