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甲状腺疾病“重女轻男” 专家:早筛早诊规范治疗手段
首页> 光明科普云> 食品·健康 > 正文

甲状腺疾病“重女轻男” 专家:早筛早诊规范治疗手段

来源:光明网2022-05-25 18:45

  5月25日,第十四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启动会在线上举办,今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主题为“呵护甲状腺 关爱女性健康”。专家呼吁,做好甲状腺疾病的科学普及工作,积极践行早筛早诊早治,共同关注女性群体甲状腺健康。

甲状腺疾病“重女轻男” 专家:早筛早诊规范治疗手段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委滕卫平,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忠艳,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科普学组组长林岩松,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心血管代谢及内分泌医学事务负责人马天容等线上参与本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启动会。

  甲状腺疾病有患病率高、影响周期长的特点,启动会上,专家们建议,公众应正确认知甲状腺疾病,用科学规范的医学手段进行诊疗。滕卫平介绍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症状常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或过量、不孕等,如果身体发出“警报”,要及时检查了解病情,去医院就诊,并建议坚持食用碘盐。“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碘盐是人体碘摄入的主要来源,食用碘盐是保护甲状腺健康的主要措施,但需留意碘营养摄入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碘过量和碘不足而致病”。

  由于甲状腺发病隐匿,导致公众对该疾病的知晓率偏低、整体规范治疗率不足,产生延误治疗甚至误诊。“甲状腺虽小,但若发生疾病,特别是患有甲减或甲亢长期未治,会影响全身器官功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单忠艳说,为更好推动甲状腺疾病治疗,相关领域的学会和专家编写了新版《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其中包含丰富的科学证据及临床经验,为临床诊断甲亢、制定甲亢管理方案等提供最新的指导建议。

  吴静认为,甲状腺疾病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可采取三级防控策略:“围绕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从控制危险因素、早发现早干预、规范化治疗三个环节切入,对应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三种手段”。并特别提醒女性、老年人、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加强预防。 “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是男性的2-3倍,而且女性甲状腺异常检出率与年龄呈正比。”单忠艳建议,女性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应提高对甲状腺筛查的重视程度,妊娠女性更需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避免出现妊娠高血压、胎盘剥离、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等危害。

  防治疾病科普先行 努力提升公众认知

  做好健康知识的科普工作,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的助推器。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去开展的工作。”毛群安说,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被列为“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之首,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征集大赛,鼓励群众参与健康科普行动,正是对这一行动的有效实践。“‘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已举办14年,对于凝聚多方力量、提高大众甲状腺健康意识、加强甲状腺疾病防治有着积极作用”。

  他倡导全社会,特别是女性群体主动关注自身甲状腺健康,实现甲状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呼吁社会各界为群众架好传播甲状腺知识的桥梁,持续推动健康科普工作开展,共同助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落地。 “健康教育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的‘社会疫苗’。”吴静倡议专家、媒体等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甲状腺疾病的防治,以科普教育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的传播让公众认识并重视甲状腺疾病的防治。

  “虽然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庞大,但患病知晓率低,且相关健康信息获取渠道繁杂、内容真伪难辨。”林岩松说,为科学系统地开展科普教育,甲状腺科普学组已连续三年举办甲状腺科普视频大赛,通过流行的短视频形式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趣味、生动的科普传播,让公众获得兼具权威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医学科普知识,以期实现改善甲状腺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今年将启动第四届甲状腺科普视频大赛。“希望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提升公众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认知,对女性等重点人群广泛普及甲状腺疾病症状和危害,敦促尽早筛查、就医”。

  社会各方通力协作 共筑甲状腺健康防线

  提高甲状腺疾病防治水平,需要社会多方的联合参与,为患者带来健康福祉。“默克10多年来积极与政府、医院、学会等协同推进多项甲状腺疾病科普项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助力中国甲状腺疾病科学防治工作的开展。”马天容介绍说,秉持“齐心为病患”的理念,默克连续14年支持甲状腺科普活动,连续四年支持甲状腺科普学组举办的甲状腺科普大赛项目,旨在鼓励以简单易懂的形式科普甲状腺疾病。

  启动会上,专家们建议,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确诊患者,尽量保持每年定期检查甲功的健康管理习惯,并呼吁全社会积极开展甲状腺疾病科普宣传,提高对其关注和认知,形成防治甲状腺疾病的强大合力。专家还特别提示,女性群体等重点人群要加强甲状腺筛查意识,前移健康关口,提高生命质量。(张梦凡)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 “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吸引观众观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