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肺在冬天易受伤 室内空气很关键
首页> 科普频道> 食品·健康 > 正文

肺在冬天易受伤 室内空气很关键

来源:光明网2021-12-29 14: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肺是一个开放的器官,它的总面积展开来说有100平方米,正是因为它开放、面积又大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近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戴森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支持的“医院室内空气与环境提升” 行动上,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表示,“在37度左右的情况下人体的水蒸汽是饱和的,但冬天相对寒冷与干燥,往往达不到这样的湿度,就会影响到鼻腔内纤毛的运动,它不能收缩自如就会影响到气体的交换,污浊之气便不容易排出,所以就很容易造成肺部的感染”。

  开窗通风很重要

  “医院是个病人治疗的场所,各种诊断操作,治疗,给医院环境提出了特殊要求,尤其是在冬天,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多,暖气、空调开着,门窗都关闭着,很容易寄发感染”,殷大奎部长表示,“除了定期开窗通风,使用一些调节湿度的仪器,科学规范地使用空调,对病人的康复,减少医院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都有比较好的作用”。

肺在冬天易受伤 室内空气很关键

  “环境是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疾病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每年有上千万人口因不良的环境因素而死亡,针对环境因素采取健康干预措施,对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减轻疾病负担,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其中建设健康环境便是健康中国15个专项行动之一”,国家卫健委药具中心一级巡视员、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宣传组组长卢春山强调,“我们不仅要重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大环境,还要重视室内小环境,冬季、早春、晚秋天气比较冷,门窗紧闭,公共场所室内,特别是医院、车站、电影院、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流动性大,这里的健康因素对群众的影响呈放大效应,因此在这些场所,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干预措施”。

  室内湿度50%~70%较适宜

  “在37℃左右的情况下人体的水蒸汽是饱和的,但冬天相对寒冷与干燥,往往达不到这样的湿度,就会影响到鼻腔内纤毛的运动,它不能收缩自如就会影响到气体的交换,污浊之气便不容易排出,所以就很容易造成肺部的感染”。殷大奎表示。

  “干燥也是北方室内空气的一个特点,我们常看到一些孩子冬季容易流鼻血,与干燥就不无关系。因为空气干燥的时候,我们的呼吸道包括鼻咽、气管、黏膜水分就会丢失,呼吸道的保护功能就会受损。另外,空气湿度小于50%的话属于特别干燥的情况,细菌及病毒的传播会更加快速,灰尘和悬浮物颗粒这些细菌传播的媒介物增多,导致人体吸入的病毒、细菌量也会增加”, 北京华信医院呼吸科主任崔蓉医师说,“当然,湿度太大会导致病毒生长加速,一般来讲50%~70%是比较适宜的湿度”。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也有一些小方法,崔蓉主任举例,比如在暖气片下放盆水,搭条湿毛巾都是好办法。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使用一些净化加湿设备,但过程中务必要注意病原学污染的问题,定期做好清洗,否则也很有可能成为病毒细菌等病原滋生的温床。(文竹)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桐庐:油菜花田中的沉浸式演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