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心率是越低越好吗?过高过低都算异常
首页> 科普频道> 食品·健康 > 正文

心率是越低越好吗?过高过低都算异常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12-29 09: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心脏可以说是我们人体器官中的一位“劳模”,这个拳头大小的强力“泵”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可以跳动超过20亿次。运动员的心跳速度会比普通人慢一些,于是“心率越低表明心脏越强壮,动力足”的说法便慢慢流传开来。那么,真的是心率越慢越健康吗,理想的心跳数值在什么范围之内?今天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怎样才是健康的心率,并教大家自测脉搏的正确方法。

  心律≠心率 理想的心跳数值看这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心跳突然加快或变慢,像是打拍子漏掉一拍,或者脚底踩空了,无法预知下一秒又会怎样,给人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郑阿姨在门诊上如此描述,坦言自己很不舒服。这种感觉有时候只是几秒钟,有时候则会持续更久一点。经过仔细检查,我确定这种现象属于“心悸”,心律出现了异常。郑阿姨也担心是心脏本身出现了问题,我们安排了进一步的检查,最终一一排除。大概是季节变化,而最近家里又有烦心事,休息不当所致。

  不过郑阿姨仍“心有余悸”:“大夫,心率异常怎么判断呢?”

  在讲心率之前,特别介绍另一个概念——“心律”,很多人将心率与心律混为一谈。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包括节奏和规律两个方面,其中的节奏即“心率”。所以当医生说一个患者心律异常的时候,可能是心率异常,也可能是心跳不够整齐均匀。

  而心率是指健康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传统认为正常心率的范围为60-100次/分,目前认为50-80次/分更为理想。

  掌握心率 先学会“自测脉搏”

  不过受年龄、性别及生理因素的影响,心率也会产生个体差异。比如幼儿的新陈代谢速度更快,心率会相对高一点,可以达到120-140次/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心率值也会逐渐趋于稳定。正常情况下,女性比男性的心率值有所偏高。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心率也会变慢,一般在55-75次/分。当然,普通人在运动、激动、愤怒的时候,心率自然也会加快很多。

  脉搏与心率本质上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直接画等号。但是,正常情况下脉搏的节律与心脏搏动的次数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脉搏来了解自己的心率。具体操作如下:

  找定位置坐好,一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掌心向上。另一只手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动脉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地触及脉搏为宜。一般情况下测30秒,将所测脉搏数值乘以2,即为脉率。若自测脉搏不整齐,就要测量1分钟。平静状态下,脉搏超过100次/分,叫心动过速;脉搏低于60次/分,属于心动过缓。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特殊的情况下脉搏与心率并不对等。比如房颤患者,自测脉搏100次/分,但是实际心率已经高达130次/分;再比如早搏患者,自测脉搏的时候往往很难识别,会让患者误以为自己的心率是正常的。

  拥有“强大心脏” 你需要改善生活习惯

  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属“异常”,应引起注意,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比如心室肥大、甲亢等可引起心率过快,房室传导阻滞、脑梗死和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可引起心率过慢。

  如果是因为确切的疾病导致心率异常,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遵医嘱服药,使心率恢复正常,保护我们的心脏。

  另一种情况,比如我们的专业运动员因为训练有素,心脏功能强劲、效率高,用更少的心脏跳动次数就可以满足泵血的需要,因此他们的心率大都是偏慢的(平常可能低于50次/分)——这是一件好事情!

  因此,我总是鼓励大家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让我们的心脏更健康。比如每周活动3次,每次30-60分钟。适宜的运动心率现在大家都用“170-年龄”,不过这个标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最好依据心肺耐力检测的有氧心率而定。

  同时,积极改正不良生活方式。比如,戒烟限酒,少熬夜,保持适当的体重;心态平和,情绪稳定,遇事别激动。必要时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帮助自己恢复平静。这些都可以促进心率健康。

  文/汪芳(北京医院)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与静态系统相比,能量拾取端即车辆端的结构不变,能量发射端线圈则换成埋于地下的供电导轨。
2023-03-2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