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谈科论普】从科学是什么到科学为什么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评论 > 正文

【谈科论普】从科学是什么到科学为什么

来源:光明网2021-11-26 10: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王大鹏

  科普的目的是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或者我们可以说科学素质的提升是目标,而科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2021年6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其中指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普的理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也就说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从过去侧重于传播科学和技术知识,转向弘扬科学精神,传授科学方法,树立科学观念等。

  或者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从科学是什么转向科学为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观念的转变,而且涉及到科普方式和方法的转变。

  传统上,科普更多地着眼于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但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的获取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应该说,对普通公众而言,在科学知识的获取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因为知识点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这往往会带来一些问题,那就是这些知识都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这与我们力求让公众形成科学思维来说是存在着不小的隔阂的,甚至是扩大了这种隔阂。长此以往,这非常不利于公众对科学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但是相较于容易传播和扩散的科学知识来说,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传播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是位于科学知识背后的东西。当然在谈论这些方面的时候,我们不能脱离开科学知识,而是说要在知识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科学知识是在告诉人们科学是什么,但是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旨在解答科学为什么的问题。

  这也相当于说,我们在科普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观念转变,把着眼点放在解释科学为什么上,而非单纯地告诉人们科学是什么,这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不妨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阳光抵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的时间,这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点。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不知道这个知识点似乎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如果他们知道这8分钟是怎么算出来的,那么就可以利用同样的方式去推导出,每晚抵达我们双眼的星光也绝对不是现在发射出来的,而且我们就可以理解“望远镜是时间机器”这句话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了。

  另外,以前的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在2006年8月之后,冥王星被“降级”了,于是太阳系就只有“八大行星”了。借用这个例子是想表明,科学知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有可能被更新和修正。但是这种更新和修正的背后体现的却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如果我们的科普仅仅告诉人们如今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而没有解释为什么从“九”变成了“八”,那么这样的科普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它似乎是在灌输某种知识,而非去解释这种知识背后的逻辑。

  用这两个例子是想表明,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科普培养公众的科学理性,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那么这就需要把科普从解释科学是什么转向科学为什么。因为“科学的精髓是其方法”,甚至卡尔·萨根也说过,如果我们向广大公众只讲解科学的成果和发现,而不讲解严格的科学方法,那么普通人怎么能够区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

  当然,这里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在把科学是什么转向科学为什么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不能缺位。

  如果我们把科学精神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话,那么,它们常常不是一目了然的,并不能通过教科书简单的定义或传授,它们也并不在科学已经完成的物化的甚至是固化的科学成果之中,而在于求得这些成果的过程之中。而科研人员恰恰是切身地体会了这些过程的人。因而在阐释科学为什么的时候,科研人员能够对研究过程做一种回顾,梳理其脉络,把隐匿期间的科学观念阐发出来,使最广大的受过一般教育的人也得以接触科学精神的精髓。

  所以可以说,科研人员对科普的参与是把科学是什么转向科学为什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研人员在科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韩国

  • 习近平抵达韩国受到热烈欢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