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大鹏
在W·C·丹皮尔的著作《科学史》中有这样一句话:“科学解释按其本质来说,一般也就是用我们的心灵比较熟悉的现象来说明新的现象。”实际上科普大抵也是一样,我们需要用公众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来解释他们未必熟悉的,或者可以这样说,科普要从受众已经知道了什么开始。
但是对于某些参与到科普之中的科学家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是来讨论科学的,所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单刀直入,直奔正题。这其实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如果在开始之前不能达成共识,或者说不知道目标受众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和层次,那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有时候你叙述的是他们完全不懂的,或者是他们完全不感兴趣的,往小了说这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往大了说这无益于“鸡同鸭讲”、“对牛弹琴”。这也就是说,在正式开始之前,双方要达成共识,寻找共同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交流和沟通,实际上这也是为了后续的交流能够“共情”。
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这种“融入”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公众难以察觉的,他们消费科学和技术产品,但是往往并不知道这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和技术,所以就此而论,科学实际上在某些“消费者”看来跟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当然这种距离往往是心理距离或者认知距离,而非物理意义上的距离。同时,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赏识的东西,都容易得到公众的支持,所以有必要从公众理解的角度来探讨科学,传播科学,但是理解的前提就是需要他们知晓科学。至于如何知晓,那就需要从他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入手。
这让我想起了两年前的一次直播活动,我作为场外连线嘉宾给出镜的毕导(毕啸天)提了一个问题,他回答时说到,科学需要讲故事,而且他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就是从接地气降到桃花源,也就是先与日常生活关联起来,然后逐渐“升级”,最后讲到科学的本质和方法等等。这实际上是一个科普可以从受众的身边之事做起的优秀案例。
为什么我们主张科普需要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开始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非科学从业者来说,走出校园之后他们就很少会系统性地接受科学方面的信息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了解决“吃穿住用行”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方面。因而从他们关注的方面着手也能获得传播科学的最大公约数。第二,公众的身边之事往往是他们沉溺其中而没有真正体会到这里蕴含着大量科学的“琐事”,从这些地方出发,更能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能够引领他们更多地关注科学。
虽然我们说科普可以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做起,但是知道这一点是一回事,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要让从事科普的人有这个意识并且一以贯之地执行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毕竟很多人还是习惯于一上来就直奔主题,他们只是不习惯“接地气”,甚至有可能认为这会拉低科学的品味,而实际上我们应该主张在相信直觉的同时尊重理性,拉开距离的同时保持温情。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科学文化也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文化,而是为广大公众所接纳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应该成为一种精神气质,这“大概就是说理性在社会思维中所占据的地位,即整个社会人群对突现的变故的沉稳应对,对纷繁的因素的综合分析以及对貌似有理的结论的慎重反思”。而这“不可能通过教条式的灌输或强制的管理构建,而是通过日常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实现的”,那么公众的身边之事往往会成为普及科学,建设科学文化的“变压器”。就目前来说,让所有人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实现起来还有难度,但是科研人员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要比非科学专业人士对科学的理解更深入,因而从“就低不就高”的角度来说,让科普“放低身段”从受众的身边之事做起更容易达到效果。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