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医科普 | “无声”的慢性肾脏病如何预防?
首页> 科普频道> 光明动科普 > 正文

中医科普 | “无声”的慢性肾脏病如何预防?

来源:光明网2021-08-17 15:4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光明网:哪些人需要注意每年筛查肾脏病?

  刘伟敬: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大城市里,代谢疾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已经排到了第一位,像糖尿病肾脏病一般出现在患者患糖尿病的5年以后,这类人群要注意到时去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尤其是要注意查一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以及尿常规等等这些检查。

中医科普 | “无声”的慢性肾脏病如何预防?

  第二,现在高血压的病人越来越多,这类人群如果出现晚上起夜增多,以及轻微的水肿症状,或者是说尿里泡沫增多,也一定要注意去排查有没有慢性肾脏病,也就是我们抽血查一下肌酐尿素氮等等的这一些水平。同时,也要查一下肾脏的彩超和尿里尿蛋白的总量,以及查一下肾小管的功能。

  第三大类人群是患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人。现在我们国家原发性肾小球的疾病的发病率很高的,也是要注意如果出现了泡沫尿和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的水肿,即使是很轻微的水肿,都要注意去排查有没有患有慢性肾脏病。

  光明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养肾、护肾误区?

  刘伟敬:很多的患者来肾病科看病,第一个就诊科室是到了心血管科,这是因为他在平时发现自己血压高了,但是心血管看看完之后,大夫会告诉你要到肾病科,所以这也说明很多的肾病它的一个表现就是高血压。大家一定要注意高血压和肾脏疾病这样一个关系,这两个疾病互为因果关系,肾脏疾病可以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又可以继发引起肾脏的损伤。

中医科普 | “无声”的慢性肾脏病如何预防?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肾脏是我们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排泄器官,它主要是把我们一些代谢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如果肾脏出了问题它会影响到血压,比如说循环血容量。还有一个是肾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可以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影响,这也会引发高血压。所以说如果出现了高血压,一定要排查肾脏有没有出问题。

  第二个是针对已经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患了肾病后,大夫会提醒要低盐、低蛋白、优质蛋白的饮食,那么一部分患者一听要低蛋白演摄入,就一点蛋白都不吃了,这是不正确的。低蛋白是指每公斤体重0.5g蛋白的摄入,比如说60公斤体重的人,一定每天要保证每天30g蛋白的摄入量。那我们建议的摄入蛋白种类主要有鸡蛋的牛奶、瘦肉、鱼肉还有豆腐。还有就是盐的摄入,低盐我们建议控制在3g到6g的摄入量,这样减轻肾脏的负担。

  监   制:战 钊 宋雅娟

  编   导:张梦凡 蔡 琳

  拍摄/后期:蔡 琳

  鸣   谢:名医在线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子弟兵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

  • “蛇”相关馆藏文物亮相三峡博物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