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非首次确诊高传染性马尔堡出血热 这种病有多危险?
首页> 科普频道> 食品·健康 > 正文

西非首次确诊高传染性马尔堡出血热 这种病有多危险?

来源:中新网2021-08-12 14: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新网8月12日电 综合外媒消息,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西非国家几内亚出现首例马尔堡出血热死亡病例,世卫组织正在支持当局调查疫情源头。目前,已经确定了大约150名接触者,其中有4人被确定为高风险密切接触者。

  本次疫情情况如何?

  据报道,死于马尔堡出血热的是几内亚西北部格科杜省一个村庄的男性患者。他在症状出现8天后,于8月2日死亡。其居住的村庄靠近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边界。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几内亚卫生部8月6日向该组织报告了这一病例。

  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已经确定了大约150名接触者,正在对他们进行追踪,其中三名家庭成员和一名卫生工作者被确定为高风险密切接触者。”

  马尔堡病毒是什么?

  根据联合国网站消息,马尔堡出血热是一种由马尔堡病毒引起的严重高度致命疾病,它与埃博拉病毒属于同一家族。

  该病毒是已知感染人的最烈性病原体,可导致大型疫情,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或野生动物(例如猴和果蝠)的血液、体液和组织进行传播,病死率从23%到90%不等。

  外媒称,在5至10天的潜伏期后,感染者会突然发烧、头部和肌肉疼痛,以及由于血液凝固受损而导致皮肤和粘膜出血,口腔、眼睛、胃肠道和内脏亦受影响。

  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神经麻痹症状。此外,严重的凝血障碍会引发“失血性休克”,使器官和循环衰竭,从而导致死亡。

  世卫组织表示,针对马尔堡出血热,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疫苗正在研发中,但口服或静脉补液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存活率。

  马尔堡病毒威胁性如何?

  该病毒以德国黑森州的拉恩河(Lahn)畔一座小镇命名。原因是,1967年,它在该地被首次发现,那里的工作人员曾接触过从乌干达进口的受感染的猴子。疫情还同时在前南斯拉夫暴发。共计7人死亡。

  此后,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南非和乌干达也曾报告过出现马尔堡疫情和零星病例。该病毒迄今为止最致命一次暴发是在2004年至2005年的安哥拉北部,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252名感染者中有227人死亡。

  世卫组织表示,这种病毒对地区虽有高威胁性,但全球性威胁较小。世卫非洲地区主任莫伊提(Matshidiso Moeti)也强调,已与几内亚卫生当局合作,积极阻断传播链。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 百舸争流迎开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