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应从“电子烟肺炎”患者中开展新冠溯源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美应从“电子烟肺炎”患者中开展新冠溯源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8-09 09: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 冯丽妃

  近期,我国科研单位对60篇研究论文中142位“电子烟肺炎”患者的200多张影像图片进行全面研究后指出,2019年美国报道的“电子烟肺炎”中存在病毒性感染病例,且不排除这些患者中有人患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美国‘电子烟肺炎’患者是不明原因肺炎(在当时的情况下查不到已知病原体)患者,只是在病发前90天内吸食了电子烟而已,部分患者的CT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肺炎患者极其相似。”该论文一名作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这意味着美国应该从2019年“电子烟肺炎”患者中开展新冠肺炎排查工作。

  “电子烟肺炎”疑云

  “电子烟肺炎”即使用电子烟或电子烟产品造成的相关肺损伤,最初的名称是电子烟相关肺部疾病。2019年7月,美国威斯康星州、弗吉尼亚州等多地暴发神秘肺炎。其中,还包括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即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系美国生物化学武器基地)附近的两个养老社区。随后,这种疾病席卷该国多州,并造成一些患者死亡。

  2019年8月,美国疾控中心开始使用标准化病例报告表从各州收集有关“电子烟肺炎”病例的数据。截至2020年2月,美国有2807名患者报告“电子烟肺炎”,68人死亡。

  新冠疫情发生后,科学界对美国“电子烟肺炎”和新冠肺炎的关系一直存有质疑。其原因是,这种不明原因肺炎的病症与新冠肺炎症状极为相似。

  《中国科学报》记者检索美国国内相关科学研究和新闻报道发现,“电子烟肺炎”患者也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胸膜痛等呼吸系统症状,一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插管治疗,还有呕吐、恶心、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寒战、体重减轻等体质症状,且大多数病例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部磨玻璃影。

  而且,自“电子烟肺炎”发生以来,美国的一系列操作也令人疑惑。

  2019年7月,与“不明肺炎”发生几乎同一时间,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被突然关停。对此,美国疾控中心给出的理由是“没有足够的系统来净化废水”,但拒绝公布更多信息;3天后更是正式暂停了该实验室参与“联邦选择制剂和毒素”的许可。在“许可证”列出的67种“选择制剂和毒素”中,冠状病毒赫然在列。

  值得注意的还有,2020年1月,在中国不明原因肺炎被确定为新冠肺炎后,美国疾控中心收集电子烟肺炎数据的行为也在当年2月“戛然而止”。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美多地暴发的同时,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全面恢复运行。

  “电子烟肺炎”疑似新冠肺炎

  美国“电子烟肺炎”与新冠肺炎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在最近的研究中,中国科学家认为不排除两者之间存在关联的可能性。

  这个包含多位放射科权威专家在内的研究团队,从60篇研究论文中筛选出142名“电子烟肺炎”患者的250张影像图片,对全部影像图片、相关病人临床信息以及文献原文进行了仔细全面的研究与审查,发现文献中16名“电子烟肺炎”患者被判定为“病毒性感染”,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的“疑诊患者”。

  作者指出,这16名患者均来自美国,其中4名患者的患病时间不详,其余12名的发病时间均在2020年以前。16名患者中,有5位临床症状和治疗情况相对完整的患者被判定为“中度可疑”。为此,他们认为,在2019年美国报道的“电子烟肺炎”中存在病毒性感染的病例,不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他们依据病毒性肺炎,尤其是新冠肺炎CT影像特征,结合文献报道的“电子烟肺炎”患者临床检测结果以及病程变化特征,判断患者是否为病毒性感染。结果发现,其中5名患者具备新冠CT影像的特征,同时病程转归和临床特征与新冠肺炎相似。

  “专家在研判的时候,不是通过一张图,而是通过6天的图片进行判断,有病程上的一个考虑,这个病程的进展跟新冠肺炎也特别像,另外图片里所显示的特征也非常像。”该论文一位作者表示。

  据此,研究团队认为,美国应该从2019年“电子烟肺炎”患者中开展新冠肺炎排查工作。

  德特里克堡是新冠溯源最大疑点

  实际上,就在2019年7月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停摆前后,美国陆军中就出现了“电子烟肺炎”相关病例。

  在今年2月发表于《军事医学》期刊的一项研究中,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大学急诊医学系的Michael T. Colesar和J. McCollum描述了一名患有“电子烟肺炎”的18岁现役美国陆军士兵的案例,并表示这名士兵在首次发现新冠病毒病例几个月前就出现症状了。

  在相关描述中可见这种疾病与新冠肺炎的相似性,如“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胸片影像学解释为‘不能排除感染过程’”“两天后CT胸片显示磨玻璃样混浊和少量胸腔积液”“病人随后被插管转诊,其间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美国陆军和空军现役军人中,13%至15%报告使用电子烟,‘电子烟肺炎’是军队中疾病和非战斗伤害的一个潜在来源。”两位作者还表示。

  美国的“电子烟肺炎”与新冠肺炎究竟有何关联?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与最初出现的新冠病毒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成为全世界新冠病毒溯源中的一个最大的疑点。

  “如果美国需要开发一种生物武器,它肯定会在德特里克堡制造。这是唯一可以制造它的地方。所有科学家都在那里;所有毒素都在那里。”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金泽7月30日在美媒撰文指出。

  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储存着埃博拉、炭疽、天花、鼠疫以及毒蓖麻等多种致命病毒和毒素,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病毒泄漏事故。据美媒报道,1989年,该生物实验室曾险些发生埃博拉病毒泄漏事故。20世纪90年代初,它曾发生炭疽等致命菌株、毒株丢失事件。

  7月中旬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二阶段新冠病毒溯源计划受到全球关注,越来越多科学家呼吁对美国“电子烟肺炎”进行彻查。面对国际社会的质疑,美国始终讳莫如深。

  “有些国家需要在这方面(新冠溯源)进一步研究的话,我们建议到还没有开展过像武汉这样的实验室考察的国家去做。”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世卫组织—中国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说。

  7月底,一封呼吁WHO调查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公开信,已获得超过2500万中国网民签名,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5000多款产品亮相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 探寻辽上京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近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2025-05-23 08:53
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
2025-05-23 08:51
在5月30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协层面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省级科协层面将推出2300余项特色活动,百余家全国学会将开展各类活动,50余个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将开展200余项活动。
2025-05-23 09:04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