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期喝牛奶会导致乳腺癌?接种新冠疫苗后,不可以使用麻醉剂?6月“科学”流言榜来啦!
首页> 科普频道> 除谣记> 今日关注 > 正文

长期喝牛奶会导致乳腺癌?接种新冠疫苗后,不可以使用麻醉剂?6月“科学”流言榜来啦!

来源:科学辟谣平台2021-07-02 10: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流言标题:生存环境变好了,野生虎才会跑到人类活动区域

  流言内容:今年4月23日,在黑龙江省密山市一处废弃民宅内发现有老虎出现,初步判定为成年野生东北虎。近年来,由于野生状态的东北虎数量稀少,这次“猛虎下山”虽然造成了伤人、扑车等一系列险情,但全国人民还是高度关注着这只被命名为“完达山一号”的东北虎。5月18日,“完达山一号”在经检测确认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被放归山林。有些人觉得,野生虎来到人类活动区域,说明野外的老虎数量增加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好了。

  真相解读:这并不能说明野生虎的野外生存环境变好了。野生虎来到人类活动区域,存在很多种可能:①野生幼虎成年后会离开母虎,寻找并建立自己的领地。②成年虎之间为争夺领地发生打斗,失败的一方被驱逐,需要寻找新的领地。③野生虎领地内的大型食草动物数量过少,无法保证日常捕食需要,野生虎会向领地四周探索新的食物来源。④由于人类活动过于频繁,野生虎放弃原有领地,寻找新的领地。

  上榜理由:生存环境变好是好事,符合人们的美好期望,因此这则流言容易被人们相信和传播,但科学有时与我们的期望并不相符,它讲究事实与真相,所以反驳这则流言可以让人们理解什么是科学的理性和质疑精神,有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来源:科学辟谣

  2.流言标题:睡眠中突然抽搐一下,可能有猝死风险

  流言内容:您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忽然全身剧烈抽搐一下,感觉像是从很高的悬崖上不受控制地往下坠,接着整个人就惊醒了。网上对此解释不一,其中不乏诸如“灵魂出去玩了,抽搐的一下就是灵魂回来了”、“大脑发现你陷入深度睡眠太久,以一种自救的方式将你从猝死边缘拉回来”、“身体出了大问题,要猝死了”之类令人后怕不已的说法。

  真相解读:这并不是“猝死”的信号。这种现象叫作“睡眠惊跳”,亦称“入睡抽动”或“睡眠肌阵挛”。睡眠惊跳不会让生命受到威胁,但会干扰我们的睡眠,影响睡眠质量。经常出现“睡眠惊跳”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睡眠质量:①学会放松,缓解压力;②适当锻炼,睡前远离电子产品;③多喝温水,少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④补钙;⑤睡前泡脚、按摩。总之,在生活中出现“睡觉时抽搐一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太过担心。

  上榜理由:在普通人中这种生理现象比较常见,所以很多人会感同身受,加上流言内容又与生命安全有关,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转发。反驳这则流言有利于纠正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观念,消除担忧,有助公众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

  来源:科学辟谣

  3.流言标题:长期喝牛奶会导致乳腺癌

  流言内容:近日,《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的报道——“喝牛奶可能会导致乳腺癌”。该研究调查了50 000多名美国女性,随访了7.9年,出现了1057例乳腺癌病例。因此网络上便有了“不能喝牛奶,会得乳腺癌”的说法。真相果真如此吗?

  真相解读:该研究并不能说明“喝牛奶会导致乳腺癌”。第一,研究中的受访者是平均年龄为57岁的北美中老年女性群体,不能代表亚洲中青年女性的情况。第二,这是一则“相关性”研究,而非“因果性”研究,就像天热吃冰淇淋的人多,中暑的人也多,但并不能表明吃冰淇淋会导致中暑。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关于乳腺癌的报告,喝牛奶与癌症的关系尚无一致结论,而且在亚洲人群中的部分研究表明,乳制品摄入与乳腺癌风险降低相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组梳理了目前为止的多项相关研究证据,认为奶类摄入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目前公认饮酒、红肉过多、全谷杂粮较少、运动不足、肥胖、精神压力等因素与乳腺癌风险相关。因此,每天喝牛奶补钙,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防病要点。

  上榜理由:多数普通人都会日常喝牛奶,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喝牛奶也被认为是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这则流言通过对研究论文的片面解读,颠覆了公众的日常认知,带来了认知混乱和心理焦虑,因此需要有更加科学、权威、全面的解读以正视听。

  来源:头条辟谣

  4.流言标题: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吃了会损伤肾脏,甚至致癌

  流言内容:鱼腥草又叫折耳根,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野菜。不过由于其味道特殊,人们对它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爱它的人对它欲罢不能,嫌弃它的人又恨不得退避三舍。如果光是味道上的喜好就算了,要命的是,还流传着很吓人的说法: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吃了会损伤肾脏,甚至致癌!

  真相解读:食用鱼腥草与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之间没有相关性。马兜铃酸肾病是由于摄入过多的马兜铃酸,损伤了肾小管上皮细胞,最终导致细胞坏死,引起器质性病变;马兜铃酸能诱导肿瘤生成,具有致癌作用。但鱼腥草并不属于马兜铃科植物,而是三白草科植物,所含的也不是马兜铃酸,而是马兜铃内酰胺AⅡ,且含量低。目前尚未见马兜铃内酰胺AⅡ会导致肾脏疾病的报道,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种物质会损害肾脏。

  上榜理由:鱼腥草味道独特,吃过的人可能都会印象深刻,所以流言影响广泛。这则流言把鱼腥草所含的“马兜铃内酰胺AⅡ”与“马兜铃酸”混为一谈,这在谣言中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因此反驳流言有助于大家分辨真伪,更有利于大家理解此类谣言产生的原因。

  来源:科学辟谣

  5.流言标题:接种新冠疫苗后,不可以使用麻醉剂

  流言内容:近日,网传“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禁止使用任何类型的麻醉剂,即使是局部麻醉或口腔麻醉剂,因为这会对接种疫苗的人构成极大的生命危害,存在高度风险,有马上致死的可能。因此,接种疫苗的人在接种疫苗后必须等候4周……一网友打疫苗后因牙医治疗时采取局部麻醉而致死……”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

  真相解读:这是一则不实消息。这则消息最早来自海外,目前流传的版本为网友翻译搬运的版本。多家权威机构和专家都已就此消息进行了辟谣。美国麻醉医师学会于今年3月1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COVID-19 Has Changed Surgery Forever)中明确表示,没有足够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或新冠疫苗会影响麻醉。但是,由于手术会给身体及免疫系统带来临时的压力,因此建议患者完全从新冠肺炎疾病中康复,或打完所有疫苗获得完全免疫后,再进行麻醉手术。

  上榜理由:针对新冠疫苗的谣言,可能会削弱人们接种疫苗的意愿,而且对于手术麻醉等专业知识,普通公众无从获悉真假,因此反驳此流言不仅具有现实紧迫性,还可以普及科学知识。

  来源:头条辟谣

  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创新开拓共建"一带一路"新空间

  • “环俄世界”俄罗斯文化节在沪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共815项参展项目,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科技成果,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2023-09-22 03:5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日在安徽合肥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2023-09-21 10:36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钻石会像火山岩浆一样从地球深处喷涌而出。这种美丽而奇异的现象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钻石形成于地壳深处约145公里处,以每小时18—132公里的速度喷发到地表。
2023-09-21 10:34
瑞士素有冰雪王国之称,畅享冰雪运动成为全球游客选择前往当地度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宜的自然环境促使冰雪运动成为瑞士的国民运动,几乎每个瑞士人都会滑雪。
2023-09-21 10:30
2017年正式通车的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因此,未来应以落深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抓手,高质量持续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2023-09-21 10: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