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大鹏
科普的目标之一就是把要科学相关的信息传播出去,而实现这个目标有赖于对目标受众的理解,只有了解了目标受众,方能有的放矢。实际上,我们知道受众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同质的,而是异质性。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该如何了解受众呢?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答案就在于要学会倾听。
有一种说法是:学会倾听是你人生的必修课;学会倾听你才能去伪存真;学会倾听你能给人留下虚怀若谷的印象;学会倾听,有益的知识将盛满你的智慧储藏室。美国马里兰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安德鲁·D·沃尔文(Andrew D.Wolvin)与圣罗莎学院副教授卡罗琳·格温·科克利(carolyn Gwynn Coakley)曾出版过一本名为《倾听的艺术》的著作,两位作者认为,倾听可以让人们更具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更准确的理解力,更清晰的辨别力。
那么回归到科普本身,倾听应该是做好科普的一个前提。当然,这里说的倾听并不仅仅是用耳朵去听,而是要利用各种身体器官去感受,去体验。毕竟听见并不意味着听懂。如果只是听见,那实际上还不能与目标受众站在一个平台上,或者说没有做到共情,只有听懂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和价值的输出。
之所以认为倾听是科普的一个前提,原因在于通过倾听可以建立起传者与受者的信任关系,既让公众理解科学,也让科学家理解公众。但是现实情况下,往往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公众理解科学,而忽视了科学家对公众的理解,而这可能是缺乏倾听所导致的,这也是“缺失模型”的典型特征,即它主张受众在科学知识上是空白的,需要专家去填补,同时拥有更多的科学知识就一定会对科学有更积极的支持态度。但是现实情况以及有关的研究发现都驳斥了这种“线性”思维。
有效的倾听是建立起双方彼此认同的交流渠道和平台的途径与方式,其目的是让信息的传播更加顺畅,从而摆脱“我要告诉你什么”与“你想知道什么”的二元对立。现实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传者声情并茂地叙述着,听者则心不在焉。究其根本就是二者都没有很好地倾听。不过相较而言,前者可能更需要倾听,而且这种倾听应该发生在传播这个行为开始之前。
对于科普人员来说,受众起初未必能够了解你欲传播之科学,但是你却一定会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毕竟科普人员也是“人”。所以通过这种倾听,自然会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而实际上,起初的倾听未必一定是关乎科学的,它甚至可以是生活琐事,是家长里短,是茶米油盐酱醋茶。看似无意义的倾听,实则为后续的科普奠定了基础,既拉近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距离,奠定了信任的基础。而信任往往在科普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会从他们信任的人那里获取信息,而且他们会认为这样的信息是可信的。换句话说,起初受众可能并不太关心你知道什么,但是他们一定关心的是,你关心他们。
而这则可以通过倾听来实现。
德谟克利特说,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那么从科普的角度来说,从事科普的人员有必要培养自己的倾听技能,在表达之前先学会倾听,这样也能够与受众形成积极的反馈回路,更好地传播和输出科学的内容,因为倾听就是在与目标受众建立关联,找到结合点,实现共情和共鸣。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