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智慧医疗助推女性产后康复“智慧”升级
首页> 科普频道> 食品·健康 > 正文

智慧医疗助推女性产后康复“智慧”升级

来源:光明网2021-05-11 16: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日前,由国家卫健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大会以“健康中国·我行动”为主题,就健康城市、智慧医疗等中国健康产业话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需要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工作。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不少人将生育视作影响自身身体健康和事业发展的“重雷”,生育意愿下降。此外,不少女性在最佳生育年龄阶段选择“拼事业”,往往选择延后生育做“大龄产妇”,无形中增加了生育和产后风险。

  据悉,产妇在孕期分娩时,由于体内激素分泌的变化,骨盆前倾,腰椎向前弯曲、腰肌损伤、漏尿等问题,对产后身体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大慢性疾病之一。同时,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生产后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盆底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泌尿盆底专委会副主任张正望表示,产褥期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坐月子”,是产后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恢复期。

  张正望表示,国内产后康复行业目前仍处于加速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集中度低、缺乏权威标准和规范;学科基础薄弱,高素质的学科人才数量奇缺,高水平的市场和学科融合发展策划空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力的辅助程度和渗透度低,产后康复机构的整体性和先进性技术价值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北京广安门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范秀华同样指出,我国市场上缺乏大的比较专业系统化的产后康复的机构或组织,产后康复锻炼培训项目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从业人员专业性无法考究,公众对他们缺乏信任感。另外,在家庭方面,宝妈们往往会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宝宝身上,“没有时间”成为宝妈们无法得到科学、系统的产后修复的常见原因。

  在深圳德佳智联科技公司CEO、麻麻康品牌创始人付博文看来,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对产后康复认知不足、照顾孩子外出不便等原因,只有不到20%的妈妈会完成产后筛查以及完整的康复疗程,迅速崛起的蓝海市场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据介绍,付博文和他的生物医学工程团队在技术加持下,推出线上销售的家用产后康复设备,并构建了国内智能产后康复系统,将机构产康与家庭产康结合,打破了女性做产后康复的时间与地点限制,让更多女性能及时享受产后康复服务,并将服务向前延展,覆盖预防医学、治疗医学、康复医学三大环节。

  打破传统医疗的禁锢,更科学、系统、便捷的帮助宝妈们完成产后修复,智能医疗成为整个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关键。范秀华表示,建议生产厂家研发出越来越好的智能产后康复家用产品。宝妈们可以先在医院进行评估,制定好治疗计划,再转为以居家为主。这既可以节省路途时间,又能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使产后康复可以实实在在落地。

  张正望也认为,智能产后康复家用产品必将促进产后康复的消费升级,并带动行业迭代更替。未来,以产后康复为本底技术特色的2.0智慧健康管理升级版,必然成为普惠性专业产后康复的基本和主流消费模式。(王玥)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