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首页> 科普频道> 除谣记> 除谣榜 > 正文

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来源:科普中国2021-03-04 09:1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坚果能量高,吃完会长胖?冻卵对女性而言是个很好的选择?《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1.流言标题:车厘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不能吃了

  流言内容:车厘子作为水果中的“贵族”,价格一直都令人“可浅尝而不可吃爽”;然而,今年的车厘子价格竟然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让很多车厘子控实现了所谓的“车厘子自由”。可是好景不长,就在人们因可以尽情吃车厘子而欢呼雀跃之时,“无锡地区某疾控中心进行常态化监测对车厘子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新闻上了热搜,继无锡之后,2021年1月23日,石家庄某市场进口车厘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呈阳性。很多人表示,刚囤下的好几箱车厘子都不能吃了。

  真相解读:其实车厘子还是可以放心食用。首先,我国市场上售卖的进口车厘子大多来自智利,当地对车厘子的采摘、包装、运输等环节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到达我国海关还要进行严格消毒,各地也会对进口产品进行常态化监测;其次,即便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可能是由病毒核酸片段所致,并不意味着食用车厘子具有传染性,而且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以经消化道传播。公众可以到正规超市、卖场、水果专营店等场所选购水果,食用前可加入蔬果洗涤剂反复浸泡清洗几次。接触物品后及时洗手,不要用脏手去接触眼睛和鼻子。

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2.流言标题:坚果能量高,吃完会长胖

  流言内容:瓜子、花生、核桃、坚果……这些都是春节聚会期间,家家桌上必不可少不了的零食,聊天、看电视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吃不少。据说,吃坚果会发胖,能量奇高。

  真相解读:适量吃坚果并不会导致发胖。坚果属于高能量食品,其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适量摄入有益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周吃50~70g,平均每天约10g,相当于10~12粒水煮花生、7~8个腰果、2个碧根果、一把半带壳瓜子、1个纸皮核桃。《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坚果消费与体重及肥胖长期关系的研究发现,食用坚果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反而有益于体重控制。研究还指出,在不增加能量摄入的前提下,坚持长期适量食用坚果可作为预防肥胖的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3.流言标题:寒冷的冬天会成为新冠病毒新的“温床”

  流言内容:对于新冠病毒的传播和存活,有这么一种说法:新冠病毒生性喜寒,气温越低,存活时间越长。在刚过去的冷冬,伴随低温而来的我国北方多个城市先后暴发聚集性疫情,有人担心,寒冷的冬天会成为新冠病毒新的“温床”。

  真相解读:低温确实会延长新冠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但不等同于“温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一般来说,在0℃以下(比如-10~-1),新冠病毒能够存活几周至几个月不等,但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还受到物体表面、温度和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今冬北方城市出现的疫情主要还是由于人际传播导致的。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病毒活力会出现先增强后抑制的变化趋势。因此,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更不能寄希望于气温回升。最科学有效的措施仍是在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普及接种新冠疫苗,提升国民免疫率,最终战胜新冠病毒。

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4.流言标题:冻卵对女性而言是个很好的选择

  流言内容:一般女性年龄超过40岁以后,卵巢功能就会逐渐减退,受孕率也会随之下降。某些女性在年轻时暂时没有生育计划,但并不排斥生育,为了给未来的自己留下更多可能,往往会通过冷冻卵子的方式保存年轻状态下的卵子,因此,冻卵对女性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真相解读:目前,冻卵这一技术还没有得到完全验证,所以最好还是自然生育。冻卵即冷冻卵子,是在女性年轻健康时取卵子冷冻,避免卵子随人体衰老,待有生育需求时取出冷冻卵子使用即可。但卵子对温度十分敏感,冷冻可能造成卵子细微结构及染色体的损伤,而且冷冻卵子远没有在体卵子活跃,因此受孕的成功率比在体卵子低。目前冷冻卵子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即使可以冷冻、复苏,形成受精卵、胚胎,但胚胎真正成长为健康孩子的概率较低,其安全性也无法评估。2012年全世界范围内共有100多个冻卵受精发育成活的婴儿,到目前年龄尚不足10岁,尚缺乏远期观察数据支持。

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5.流言标题:冷链外包装检测阳性,冷链不安全了

  流言内容:春节前,关于“冷链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报道频繁,从冷冻肉制品到海鲜,再到水果、乳制品无一幸免。尤其是天津某品牌雪糕三份送检样品被爆全部呈阳性,更加重了民众对于冷链的恐慌。由此可见,冷链不安全了。

  真相解读:这种说法并不全面。虽然冷链运输几乎涵盖了大部分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品类,但并不是所有冷链运输的食品都有问题,被污染的情况主要发生在进口产品中。国内整体疫情形势处于低风险,所以国内生产和运输的冷链产品并不存在风险,大家在购买时也无须担心。即便是上文提及的天津某雪糕问题,也是因为使用了被污染的乳清粉导致。此外,国家对进口食品和原料设置了全面的监测制度,一旦检出核酸呈阳性就会即刻召回、封存、消毒并处理,因此公众不必谈“冷”色变,只要关注相关消息,不购买、不食用可能存在污染的食品即可。

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6.流言标题:春节隔离独处对身心有害无益

  流言内容:春节前后,为了进一步防控疫情发展,各地严格落实防疫部署,对于途径疫区的人,集中或居家隔离成为一项必要措施。隔离期最难熬的不是空间上的局限,而是与亲朋分离的孤独、无法及时处理工作的焦灼等心理困扰,这些心理困扰很容易让人心态“崩”掉,持续的独处有害身心。

  真相解读:社交隔离并非都是“洪水猛兽”。有研究显示,独处能平复人的情绪,即对情绪产生钝化效应。社交隔离可以让人摆脱日常冗余的信息,彻底脱离原本环境中令人迷失和焦躁的因素,从而获得一种对生活更高层次的感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情绪调节的能力。此外,隔离期还可以通过“引导想象”(guided imaginary)为自己“创造”一些小确幸,从而获得愉悦心情。比如,找一个安全的、不被打扰的空间让自己舒服地待着(可以是任何姿势);轻轻闭上眼睛,感受深呼吸,体验独处的喜悦。隔离是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性状态,换个角度想,这或许是命运中难得一遇的“休假”,可以让自己的身心强制性放空一段时间,也是一种彻底的休息。

  责编:黄维佳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分社副社长

  联合发榜:科学辟谣平台、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专家点评:

  本月上榜流言以疫情防控内容为主。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希望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合理膳食,增强自身免疫力。(张继国)

  本期评审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评审组长:

  张继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研究员

  评审专家:

  李 泱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学部研究所 研究员

  唐 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黄乘明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员

  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