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对话中医名家|陈勇:83岁老中医的“黄金时代”
首页> 科普频道> 光明动科普 > 正文

对话中医名家|陈勇:83岁老中医的“黄金时代”

来源:光明网2020-11-05 15: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本期嘉宾:陈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树德堂国医馆馆长

对话中医名家|陈勇:83岁老中医的“黄金时代”

  光明网:您的抖音账号粉丝已经460万了,想问问您,是怎么样的思路开始做抖音、做互联网科普的?

  陈  勇:当时我走这条路的时候也有矛盾,开始不太接受,觉得你们干什么用这东西?后来我就把这个当成我复习功课、学习的一个机会。因为有一句话“教学相长”,你要想给学生一桶水,得准备十桶水。为了把这抖音做好,既然出面了咱就做好,别做砸了。我们作为中医大夫来讲,一个是治病,一个是普及中医,让大家都知道中医,都了解中医。所以我们有个口号“和中医做朋友,让健康常相伴”。中医确实在保障健康、维护健康方面起到作用,不仅仅是治病,就是养生的问题。所以急需让大家认识中医,跟中医交朋友,认识中医、了解中医、运用中医。比如养生,弄点养生粥、养生茶,养生保健,这个需要普及,需要宣传。我说,这个就是我宣传的一个机会,这是好事。

  光明网:身为一个“80后”的网红,您在抖音做中医科普,您的初衷是让公众跟中医交朋友。您的养生观是怎么样的?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陈  勇:怎么知道养生?养情绪,修身养性。总结五条,第一心情要舒畅,天天乐观、豁达,你看我,就这么一个老顽童。第二饮食要有节,“节”是节制的“节”,包括清洁的“洁”。第三劳逸要结合,动静结合生命在于运动。第四冷暖要适度,天凉了增减衣服、预防感冒,这是非常关键的,吃中药预防也好、饮食也好,根据天气变化来防护我们自己。第五生活要规律。

  光明网:您的父亲、岳父、师父都是中医名家,您是医承三脉,可不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求学之路?

  陈  勇:我的行医路得益于我这三个父辈,简单说,我的父亲给我指出了学中医这条路。拜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中医教育家陈慎吾,他有个学习班就进去了。后来中医院把我们收回中医院,到了医院以后,第二个父辈就是师父,关幼波。63年我结婚进了焦老的家,这时候才发现焦老也是一个大教育家、一代名医。

  关幼波让我当“明医”,就我的家训“儒乃达儒,医是明医”师父教我当明医,从此以后就把名利的“名”置之度外了。到了焦树德,正好我这时候来个任务,让我去上大学讲课,也就是现的首都医科院的前身叫做北京第二医学院,到中医系任课。我不敢去没讲过课,更没讲过大学课。这时候焦老就鼓励我,给我审稿、讲稿、批改,让我试讲。这么着改了几次以后,第一堂课,一炮打响。岳父辅我上讲台,辅助我上讲台。

对话中医名家|陈勇:83岁老中医的“黄金时代”

陈勇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光明网记者肖春芳/摄)

  光明网:听您的经历,我们感受到您是学习中医、传播中医、传承中医,您对中医药的传承、人才培养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看法?

  陈  勇:传承,可能得从在医院就开始,在医院我就开始带进修生,最多的时候我的屋子坐七八个学生。传承上瘾,我觉得这是乐趣。我看到年轻的学生们、年轻大夫,从我这儿走了以后能学点东西,这就是我的心愿。为了传承我收徒弟。我这有什么能力教同学们?后来我就说把这拔一高,你们磕的头不是给我个人磕的,你们拜的是祖国医学,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你拜的是事业,我何德何能受大家的礼?你们是拜事业,拜给我们老祖宗留下的遗产,要继承发扬。

  我就表一态,甘为人梯。党的中央政策有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先继承下来,我就跟我的学生说,你先把我的方子背下来,再去发扬。再师古不泥古,学老师的不拘泥。敢于发前人所未发,前人没说过的、老师没说的,我敢创新,敢独出心裁,这样中医就发展起来了。我的事业心有多强,不敢说。但是我做了一个中医大夫,中医后继传承人应该做的一点小事。

  光明网:您刚开始在讲堂上讲中医,后来在诊室讲中医,现在又在互联网上讲中医。您未来想在互联网上面怎么发力?

  陈  勇:只要对中医有利,我个人无所谓,怎么宣传都行。我今年83岁,属牛,我的微信号叫老黄牛。对中医事业,我愿意做一个生命永远不息的老黄牛,小车不倒只管推,愿意用晚年这段有限的时间对中医做点事业。

  出  品:光明网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总监制:杨  谷 高  武

  监  制:战  钊 宋雅娟 高  泉 王  星

  统  筹:刘世文 吴  越 丛  蓉

  编  导:武玥彤

  摄  像:肖春芳 宋雅娟

  制  作:武玥彤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