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频道> 光明动科普 > 正文

吃咸了多喝水就行?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2019-08-09 12: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众所周知,食盐不仅是膳食中最基本的调味品,还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物质。食盐主要是由氯化钠组成的,氯和钠都是维护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能够促进体内的正常新陈代谢。

吃咸了多喝水就行?

  然而,食盐过量,却会损坏人的健康,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塞、癌症等疾病。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而根据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的数据显示,国人每天的人均食盐摄入量为10.5克,比6克足足多出了75%!

吃咸了多喝水就行?

  食盐,作为百味之王,我们离不开它,可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饮食习惯,降低食盐的摄入量似乎也不可能。那吃咸了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挽救呢?

  很多人认为,盐吃多了喝水不就行了吗?如果你这样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高盐饮食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是无法单靠喝水来解决的。盐的主要成分为钠。钠这种矿物质对人体细胞的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人体内的钠盐积聚过多,细胞渗透压就会变动。为了保持正常的渗透压,人体会吸收大量的水分。但这对长期高盐饮食的人来说,多喝水不但不会带走体内过多的盐分,还会导致体内蓄积更多的水,增加血压高的风险。这是因为随着人体内水分增加,整个血液的容量也会增多,进而会诱发心脏负荷过重,或加重心力衰竭等症状。

  那盐吃多了到底该怎么办呢?有一种方法是增加含钾的食物的摄入,多吃含钾的水果和蔬菜。钾和钠是人体体液中主要的电解质,它们对机体体液均衡分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钾离子和钠离子的相对平衡,也维持着整个细胞的动能和结构的完整。

  所以我们大可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地补充钾元素,来预防因摄入钠盐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因为钾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并且,适量的钾离子还能促使体内过剩的钠离子排出体外。 需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高钾血症病人要慎用此法。

吃咸了多喝水就行?

  一般来说,自然界的天然食物往往是低钠高钾。水果类比如香蕉,西瓜,橘子,苹果,柚子等等;蔬菜类有菠菜,香菜,油菜,土豆,毛豆等。

  另外,除了多吃含钾的水果蔬菜,充分运动排汗也是有效增加钠排出的重要方式。据计算,运动1小时,出汗达1.2升,而每1升汗液里,就有3克的钠离子排出。

  不过,这里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虽然食盐摄入量超标后有这些办法来挽救,但是合理膳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根本之道!

  本视频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进行科学性把关

  监  制:任贺春

  策  划:战钊

  编  导:肖春芳

  制  作:苏小坡

  技术支持:光明网

  出  品:中国数字科技馆

[ 责编:宋雅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