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来源:光明网2019-06-26 11: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几年,天文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壮大,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走出城市去欣赏壮丽的星空。对于大众来说,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望远镜很难做出选择。借此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业余望远镜选择上的一些经验。

  首先说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望远镜,它能用来帮助我们做什么?

  口径是望远镜物镜的通光直径,它是表征望远镜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我们选择设备最关键的因素。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望远镜口径越大,聚光本领和空间分辨本领就越强。使用大口径的望远镜不但能够看到更暗的星星,对于月亮、行星等有视面的天体,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还能够看到更多的细节。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第一次接触望远镜所面临的问题,当然疑问会很多,我们先聊聊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大家来选择望远镜只要考虑这几个指标就可以啦。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望远镜的主要指标通常以数字的形式印刷在镜身或物镜框上,我们通过这些数字就可以了解它们的性能。双筒望远镜通常印刻:“8x50”、“8x40”“10x50”等,单筒望远镜通常印刻:“80/640”“100/800”等字样。我们就来说说这些数字的含义。

  双筒望远镜以“倍率x口径”来标示其性能,以“8x50”为例,该望远镜放大率为8倍,口径50mm。单筒望远镜“80/640”为例,该望远镜的物镜口径80mm,焦距640mm。通常双筒望远镜的目镜不可更换,因此用倍率标示比较方便,单筒望远镜可以通过更换目镜改变倍率,因此常用焦距标示,只需把“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就可以得出放大倍率。

  什么是放大倍率呢?比如:8倍率代表我们看1000米外的目标,通过望远镜就相当于在“1000/8=125”米处观看目标,因此我们看到目标就清晰了许多。从经验上看,一般倍率不要超过口径毫米数的2倍。

  望远镜的光学结构主要分为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三种,还有更多其他结构望远镜,对于大众来说前面三种是最常见的,下面说说它们的优缺点。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折射望远镜,也是最常见的望远镜结构,折射从字面理解就是光线通过透镜产生偏折,进而会聚在焦点上,再经过目镜成像在我们的眼睛中。折射望远镜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缺点有啥呢?由于玻璃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折射率不同,我们通过折射望远镜看到的星像不会是一个点,通常会有明显的紫圈围绕,这种显现称为“色差”。这类望远镜选材和做工不好的话,色差就会很明显。减小色差的方法一是把焦距做长,这样会影响望远镜的便携性,另外就是选用昂贵的超低色散玻璃,这种望远镜通常在镜身上标有ED或APO。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反射望远镜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镜片反射来自星星的平行光会聚到焦点并成像的望远镜。由于光线不会进入玻璃内部发生折射,因此就不会出现色差。最常见的反射望远镜是牛顿式望远镜(光学结构如上图)。与同口径的折射望远镜相比,反射望远镜的体积大,结构多了一套副镜,目镜端在望远镜侧前端,因此,调试和操作上不如折射镜方便。同时,反射镜边缘常会出现将星点变成彗星形状的彗差。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折反望远镜通过光路多次折反成像,相同焦距下镜筒最为短小,便于携带,价格适中。

  作为入门的天文望远镜,建议首选折射望远镜。不过折射望远镜也分很多种,为了提高像质物镜会采用多片结构,镜片越多价格越贵。有比较便宜的普通消色差折射镜也有性能比较好的复消色差折射镜,也就是前面提到的APO折射望远镜。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台80mm口径的折射望远镜就是很好的选择,用它可以看到月球的环形山、金星的盈亏、木星上的云带和四颗伽利略卫星、土星光环以及近百个漂亮的深空天体,价格也便宜。在稳固的地平支架或简单的赤道仪支持下,还可以用于天文摄影,一镜多用,物超所值。要求再高些的朋友可以选择80APO望远镜,价格稍高,但性能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这里再简单说说望远镜支架,不管是双筒还是单筒天文望远镜,镜子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观测效果。试想一下,一个晃晃悠悠的架子就是架了一个高质量的望远镜,在高倍下怎能看清很暗的天体呢。同时,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斗转星移,使得望远镜不得不随时需要调整。有条件的朋友这时候就需要赤道仪上场了,不管是手动还是电动,都能在对好极轴的情况下,通过齿轮让望远镜方便的跟踪目标。

业余望远镜选购指南!和星星来次亲密“接触”

  还有一种结构比较特殊的牛顿式望远镜叫道布森型望远镜(简称DOB望远镜)。由于反射望远镜的成本很低,不用花太多钱就能买到大口径镜子,而大口径带来的观测优势很明显。固定的支架又很适宜转动,是我最常推荐的进阶目视望远镜。基本每个玩目视的爱好者都有一套自己的DOB望远镜,性价比非常高。

  说起望远镜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聊,以上就是对入门爱好者们的敲门砖。希望大家可以在今后的观测活动中交流更多的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天文科普扩展到更多领域,让壮丽的星空陪伴大家度过每个宁静的夜晚。

  作者:卢宏宇,长期从事天文摄影科普、天文设备研发工作。多次在国内天文杂志发表摄影作品。利用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摄影等经验在北京多所学校进行天文科普宣传,组织天文观测活动。多年的硬件调试经验也为研究团队的天文器材设计研发做出了贡献。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 一脉活水舞动古今,绘就水韵江苏新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