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校专业解读】在哈工大学焊接:既高端又接地气,更有底气!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高校专业解读】在哈工大学焊接:既高端又接地气,更有底气!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4-11-20 09:16

  焊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通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和扩散连接成一体的工艺过程,它是一种通过加热或加压促使原子和分子之间产生结合和扩散的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高能束等技术手段在焊接工艺里的运用,焊接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核工业、电子电器、高铁及汽车制造领域中,先进的焊接与连接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焊接专业)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高校设立的第一个焊接本科专业,是国家首批重点专业、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排名始终名列全国第一,也创造了我国焊接领域的无数次“第一”。

【高校专业解读】在哈工大学焊接:既高端又接地气,更有底气!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林铁松介绍,焊接专业的设立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快速成长为一个专业水平高、解决工程技术难题能力强的专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以及中国焊接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人才的培养,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面对很多人对焊接专业误解,林铁松解释道:“焊接与连接是我国‘工业强基’和‘智能制造’的基础关键工艺之一。焊接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50多种方法,生活中常看到的火光四射的焊接技术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在高技术领域,例如航天航空、核能、电子等,有非常多的焊接技术是许多人很难接触到的。例如搅拌摩擦技术,扩散焊接技术。”

  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十大领域中,九个领域与焊接密切相关。面向国家先进制造领域发展规划及重大工程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立足于先进材料焊接、连接与成型加工制造的国际学术前沿,以服务国家建设、支撑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先进焊接与连接技术水平为核心,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贯彻“材料-理论-工艺-装备一体化”理念,在高性能材料制备与连接、复杂结构成形与可靠性、高效智能焊接、微纳连接与加工等方向系统地开展前瞻性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并发挥了引领作用。

【高校专业解读】在哈工大学焊接:既高端又接地气,更有底气!

  “焊接学科既高端又接地气,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更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保证学生学到知识,又保证学到本领和能力,同样焊接也是交叉学科,也更为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汇入拓展知识的边界。”林铁松表示,专业课程之外也有非常多的研学活动,例如本科生到航天、航空等企业实践,研究生参加国际高水平大学教授报告会、航天航空等科技专家报告会、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博士生论坛等。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参加创业苗圃,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研。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投入到项目研究之中,在实际项目工程中解决焊接难题,提升能力。

  在“硬件”上,焊接专业也更有底气。焊接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几百台套先进的焊接仪器设备,并建有分析测试中心、工程应用中心,上述平台的仪器设备全部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学习、研究以及焊接实践。

  不仅如此,为使焊接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国际化需求,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在大四的最后一学期还可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毕业时便可获得国际上通用的“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

  据介绍,焊接专业毕业生中有60%以上继续深造,就业率一直超过98%,就业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子、信息、能源等制造行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

  1953年,《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我们都热爱着未来,……我们要在滚滚的黄河上架起大桥,要让飞机闪电般地翱翔在云霄,在长江三峡上修起发电站,还要使拖拉机在田野中飞跑,要把祖国建设成天堂,让我们的青春像焊接的火花一样美丽。”这是哈工大第一届焊接专修班,陆仁发同学撰写的稿子,这是哈工大最老一辈焊接人从心灵深处发出的献身国防,建设祖国的最伟大誓言。如今,70多年过去,“让青春像焊接的火花一样美丽”这句话已成为每个哈工大焊接人的初心与使命,这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哈工大焊接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着。林铁松希望,有更多学生能够投身我国的焊接事业,吃苦耐劳、善于协作、勇于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专业解读】在哈工大学焊接:既高端又接地气,更有底气!

科学审核

张士英

作者

蔡琳 宋雅娟

【高校专业解读】在哈工大学焊接:既高端又接地气,更有底气!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