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透视湖北一高速公路桥梁侧翻事故
首页> 科普频道> 应急频道> 要闻 > 正文

透视湖北一高速公路桥梁侧翻事故

来源:新华网2021-12-22 09:3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记者王贤、侯文坤、田中全

  湖北一高速公路桥梁侧翻已造成4死8伤,人们对桥梁侧翻的原因高度关注,载重198吨的大货车是怎么上的高速公路,违规运输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事发桥梁为独柱墩桥,它的设计有没有缺陷?桥梁在建造、维护、保养等方面是否存在瑕疵?

  桥梁侧翻事件已致4死8伤

  18日15时36分,G50沪渝高速花湖互通D匝道(沪渝高速转大广南高速匝道)发生桥梁侧翻,湖北省市交通、公安、应急等部门紧急赶往现场处置,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率桥梁专家赶赴现场。

  据鄂州消防介绍,现场采取“封控警戒、分组侦查、冷却排险、固定车体、破拆救援、现场照明”等措施救援。18日16时31分,现场处置完毕,共搜救出7名被困人员,其中3人死亡、4人受伤,部分受伤人员在救援力量到场前自行逃脱。

  记者18日在现场看到,互通引桥段的匝道桥呈90度侧翻,3台事故车辆顺势并排坠落倾倒,一台小轿车被侧翻的匝道桥压住。G45大广高速广州方向和G50沪渝高速双向行车中断。

  事发现场距附近村庄数百米,多位村民告诉记者,事发时,他们听到剧烈响声,以为发生了地震,看到有人在微信群转发相关视频,才知道是附近的匝道桥出事了。

  记者19日上午再次到事发地点,现场已被警戒线封锁。除不间断巡逻的民辅警外,近50名村民自愿在附近各路口引导过往车辆。

  一特种大件运输货车“过审上高速”成焦点

  湖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相关负责人透露,事发时匝道桥面上有小范围施工;涉事的3辆货车同向行驶在同一侧道,其中一辆开往广东、车牌为陕AN0257的货车为11轴、22轮的特种车,所运货物为换热器油箱,载重198吨。

  据公路监管部门人士介绍,陕AN0257这样的超限特种运输车辆上路前须向有关部门申报,按审批通过的线路行驶,必要时甚至需要通行引导。事发路段设计限重仅55吨,同向行驶的3辆货车全部位于倾覆侧的车道,超出抗倾覆标准。

  载重198吨的大货车能不能上高速公路?是否涉嫌违法超载运输?上述监管部门人士表示,只要车辆按要求办理了超限运输许可,就可以进入高速公路。记者在陕西省公路局官方网站查询发现,陕AN0257车辆于12月10日在陕西省公路局办理了超限许可,其监护方式为自行监护,通行路线为“临潼收费站—G30连霍高速—秦东收费站”;车货总重198吨;系天津市平发大件运输有限公司车辆。

  湖北省相关部门调取事发车辆行车轨迹发现,陕AN0257大货车并没有按申报的路线在秦东驶出连霍高速,而是继续往河南方向行驶。由于现在省界之间没有收费站,它通过大广高速开到湖北。湖北相关部门查看审批手续发现,该车在湖北申报的载重为99吨,这样的重量无需通行引导。

  桥梁如何更安全值得研究

  桥梁侧翻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凸显了道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侧翻的桥梁和桥墩都比较完整,几乎看不到断裂的痕迹,侧翻具体原因还要看调查结论。

  记者从湖北省交投集团了解到,此次事发匝道桥由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10年9月28日建成通车,该匝道桥由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荷载公路1级55吨,抗偏载倾覆标准符合国家当时要求。

  维护保养方面,湖北楚天联发路桥养护有限公司承接了事发桥梁独柱墩加固项目,于2020年10月进行了加固作业。这家公司因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存在相互串通投标行为,于2019年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纳入了湖北公路水路工程建设“黑名单”。

  由于事发桥梁是独柱墩结构,桥梁设计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虽然现在不提倡用独柱墩,独柱墩结构路桥也被交通部门列入重点监管范围,但10多年前桥梁设计符合国家规范,也进行过加固。”一位接近设计单位的知情人士说。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已有多位专家公开对独柱墩桥梁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指出独柱墩桥梁存在横向稳定性较差的隐患,在汽车荷载、支座沉降、自身结构形式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整体倾覆事故。

  有专家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独柱墩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通过多种措施“一桥一策”进行除险加固,消除隐患。

  截至记者发稿时,有关这起事故的责任认定相关部门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服贸会媒体吹风会及场馆探营活动在京举行

  • 甘肃榆中:积极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