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树名木保护:加强科技支撑 坚持保护第一
首页> 光明科普> 要闻 > 正文

古树名木保护:加强科技支撑 坚持保护第一

来源:光明网2025-01-06 10:50

  光明网讯(记者 张佳兴)“坚持保护第一,在不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1月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这是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的专门法规,将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会议指出,要有序开展科学研究等活动,做好养护救治科技攻关和科普宣传。

  据国家林草局消息,近年来,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技创新在不断前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家林草局先后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与繁育、古树健康与古树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我国科学家在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树龄鉴定、健康评估、抢救复壮、资源扩繁等领域取得突破,成功扦插繁殖了黄帝手植柏、老子手植银杏和汉武帝挂甲柏子代苗,攻克了古树名木内部缺陷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形成了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综合复壮措施,发布了古树普查、鉴定、复壮等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社会各界通过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周、出版画册、推出专题报道、评选最美古树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树立科学保护理念,让群众感受古树之美,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人民日报推出《保护古树名木维护生态安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中国林学会组织开展“寻找中国最美古树”活动,各地结合实际,充分应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但是,当前我国古树名木的科技支撑还存在短板,技术手段仍较落后,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需要加强,在古树名木养护救治、树龄鉴定、种质资源利用等关键技术和领域仍存在技术瓶颈,部分地区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强。全国散生古树中,生长势濒危的有2万多株,亟待救治。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表示,今后,应当集中攻克古树名木长寿基因与衰退机制、复壮过程中的生理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古树名木树龄无损鉴定设备研发、濒危古树抢救复壮、扩繁和遗传改良等关键技术难题,尽快制定古树名木分级保护、日常养护的技术规范,广泛开展衰弱濒危古树名木养护救治,创新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古树名木、爱护古树名木的良好社会氛围。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