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当防护林“老”了怎么办?——新疆科研人员探索优化防护林体系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要闻 > 正文

当防护林“老”了怎么办?——新疆科研人员探索优化防护林体系

来源:新华网2024-06-18 09:33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7日电 题:当防护林“老”了怎么办?——新疆科研人员探索优化防护林体系

  新华社记者张晓龙、阿曼

  仲夏时节,维吾尔族农民柔孜托合提·托合提库尔班挥动着手锯,沿着树干上一道明黄色的线,将一株柽柳拦腰截断。

  “这样砍林子,换平时可不敢。”柔孜托合提说,这里缺水、干燥、风沙肆虐,长一棵半人高的灌木得两三年时间。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的科研人员利用集沙仪测量防护林的阻沙率(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摄

  柔孜托合提住在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策勒县,就在这片长满了柽柳、梭梭和沙拐枣的灌木林附近。从这片林子向西北方4公里,就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道明黄色的线是科研人员统一标记的。经过数十年造林,一些地方的防护林枯枝越来越多,面临衰退和老化,防护林老了怎么办?砍还是不砍?一直是个难题。

  策勒县城,历史上曾因风沙侵袭3次被迫搬迁。沙临城下之际,新疆地方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决定在1983年在此建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该站研究人员赵广兴博士说,从去年开始,在地方林草部门支持下,科研团队在500亩灌木林上实施了一项致力于防护林体系优化的科研项目。

  “别看柔孜大叔挥舞着锯子,他可不是在砍树,而是在平茬。”赵广兴说,平茬就是在不同高度进行砍伐处理。平茬后,防护林枯萎的部分不再抢占土壤中的水和肥,会有利于新发出的根系、枝桠生长。不过,一些刚刚平茬过的灌木林看起来比其他林子更稀疏,不禁让人疑惑:这会影响到它们的防沙效果吗?

  这也是科研人员的关注重点。赵广兴在平茬后的防护林,以及未平茬的防护林下风处都架设了集沙仪,这种高度2米多的设备主要用来测定防护林的阻沙率,“通过对集沙仪中的沙子称重,我们发现平茬并没有让防护林的防沙效果减弱。”

  在研究站帮工的柔孜托合提几乎全程参与了平茬实验。经过一年的观察,他发现柽柳的叶子长得更多了,整个林子变得更茂密了。

  锯下来的柽柳树枝也不会被浪费。赵广兴说,一部分枝条将被制作成生物肥料,还有一部分被挑选出来,剪切成15厘米长的小段用于扦插育苗,“在滴灌的滋润下,5个月后它们就能长到2米高,可以为今后造林提供种苗。”

  科研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曾凡江研究员告诉记者,经过一年的实验初步发现,夏季平茬更新使柽柳相对生长速率提升1.13倍,新发枝条数提升1.5倍,且未显著影响防护林林分的防风固沙效益。

  曾凡江说:“对柽柳等灌木林平茬更新的研究还需持续深入,搞清楚平茬高度在多少最合适、不同季节的平茬强度等具体问题,除了灌木,未来也会对更高大的乔木进行研究,解决那些因为种植密度过高等原因带来的防护林老化问题。”

  自我国提出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以来,处于风沙前沿的策勒县,已围绕全县3个风口着手建设“三大生态屏障”,依托国道、高速、铁路策勒段3条道路建设“三条绿色长廊”。

  策勒县林业和草原局防沙治沙监测中心主任图尔洪·加帕尔认为,科研人员正从事一项非常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他们的探索不仅有利于优化防护林体系建设,也会帮助各地更科学有效地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的科研人员在测量扦插育苗的柽柳生长情况(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摄

  维吾尔族农民柔孜托合提·托合提库尔班使用手锯为柽柳平茬(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 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红柳平茬试验田(6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阿曼 摄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开幕

  • 直击承德六道河镇救援现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