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态环境部全力推进全国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首页> 科普频道> 环保科普 > 正文

生态环境部全力推进全国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02-13 14:0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最重要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底线思维,积极推进疫情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等各项环境监管工作,全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撑保障。围绕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近期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

  1月20日以来,迅疾成立部疫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部署,统筹协调调度,突出帮扶指导。2月4日,部领导赴北京市现场调研考察医疗废物处置情况。2月6日,召开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视频会议,要求重点抓实抓细疫情医疗废物处置环境监管,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在此期间,还多次召开部党组会、专题会,全面深入研究部署医疗废物处置等环境监管工作。

  二是强化指导督促,持续推动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2020年1月21日,紧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随后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组织编制《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医疗废物工作相关问题及解答》,供各地参考。部疫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日视频例会制度,适时研究部署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相关工作。每天调度全国各地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和处置情况。采取“一竿子插到底”做法,先后召开10多次视频会议,与湖北省13个地市(州)“一一对接”,提出限期落实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和临时贮存设施等措施,每天调度工作进展,指导督促武汉等重点城市加快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总体而言,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8个地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平稳,医疗废物,尤其是涉疫情医疗废物,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

  从全国来看:2月11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543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532吨/天;全国共收集医疗废物2661吨,其中涉疫情医疗废物489吨,占全国医疗废物收集量的18.4%;当日集中处置2641吨,平均运行负荷率为48.6%。

  从湖北省来看:2月11日,全省医疗废物实际投运处置能力为317.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137.5吨/天,此外,还有55.8吨/天的应急处置能力可随时启用;全省共收集医疗废物187吨,其中涉疫情医疗废物125吨,占全省医疗废物收集量的67%;当日集中处置196吨,平均负荷率为62%。

  从武汉市来看:2月11日,全市医疗废物实际处置能力为100.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50.5吨/天;全市共收集医疗废物47吨,全部按涉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当日集中处置57吨(含库存10吨),平均负荷率为57%;库存已全部处置完毕。自1月20日以来,全市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123.8吨。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帮助解决突出问题。

  一方面,紧急协调移动式处置设备,加快提高武汉等城市应急处置能力。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对接,作出资金“兜底”承诺,鼓励企业捐赠或出售,加快设备到位进度。截至2月11日,已经落实23台移动式处置设备,共56吨/天处置能力驰援武汉、孝感、黄冈等地。还有10台共24吨/天处置能力的移动式处置设备即将发送武汉;另外,国内厂家后续可再提供15台共42吨/天处置能力的设备。另一方面,积极协调保障医疗废物运输能力。指导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动员社会力量,已落实63辆医疗废物运输车购买计划,全部支援湖北省,重点支援武汉、孝感、黄冈等城市。目前已经交付运输车38辆,剩余25辆将于2月17日前交付使用。

  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目前湖北省具备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已经较疫情发生前翻了一番,由180吨/天提高到373.3吨/天;武汉市由50吨/天提高到100.5吨/天。武汉市等重点城市医疗废物运输能力不足问题也得到了较好解决。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后续还将根据疫情进展情况采取措施进一步支持武汉市及湖北省提高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同时,继续紧盯其他地方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情况,确保全国医疗废物都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全力支撑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