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首页> 科普频道 > 正文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来源:光明网2020-10-04 17: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有大量我国古典诗词是吟咏花卉的。各种花卉随着节气的递进,顺时而开放,到时即凋谢,每一种花都有其花期,可谓是物候的表征,时令的信使。有一首诗用花开花落展现时序推移,语言清丽,形象鲜明,请读宋王淇的“春暮游小园”诗:

春暮游小园

王淇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䕷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梅花在严冬傲雪,率先亮相,迎候着春天的来临;随着节气变迁,其他花卉依序开放;到了仲春时节,梅花零落,粉褪妆残,然而海棠艳丽登场了;在荼蘼(亦作酴醾)开到残败之际,则春事将阑,夏日临近了(“夭棘出莓墙”即为其征兆)。

  我国古代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以为风应花期而来,所以称之为“信”。宗怀撰,成书略后于公元500年(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荆楚岁时记》称:“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后世在民间流传也甚广泛。所列花期,从小寒节气到谷雨节气,计4个月,8个节气,24个候,每候以一花之风相应。下面列表以作介绍: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这是一种以鲜花开放为观察对象的候应或物候标志,蕴含着科学思想和实际价值,也体现了诗情画意和绚丽芬芳,可谓物候与节气(或曰物候历与天文历)的生动结合。让我们从各“番”中,撷取若干,展示古人如何在节令的背景下吟咏这些花卉,使它们成了物候的标志。

  第一番是梅花。历来咏梅诗最受推崇的当数宋林逋的“梅花”(或题“山园小梅”)诗:

梅花(山园小梅)

林逋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需檀板共金樽。

  小寒和大寒是一年里最冷的时节,众花均已开败,独有梅花就在这时盛开,花色淡雅,香气清幽,历来被看作高洁的象征,也因而被选为二十四群芳中的第一朵。宋王安石的“梅花”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咏梅的同时往往也吟咏白雪,而且把梅花的盛开看作春天来临的先声。又如宋卢作梅的“雪梅二首(其二)”诗:

雪梅二首(其二)

卢作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宋姚述尧的“点绛唇·兰花”词: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依,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兰花作为“信花”开始绽放在大寒的二候,这时离立春已近,已有东风吹拂,俨然春天的先驱。北宋韩琦的“迎春花”诗:

迎春花

韩琦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北宋赵师侠的“清平乐·迎春花一作金腰带”词:

清平乐·迎春花一作金腰带

赵师侠

纤秾娇小,也解争春早。

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

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

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

  唐李绅的“北楼樱桃花”诗:

北楼樱桃花

李绅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

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乍闻莺。

舞空柔弱看无力,带月葱茏似有情。

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唐皮日休的“樱桃花”诗:

樱桃花

皮日休

婀娜枝香拂酒壶,向阳疑是不融酥。

晚来嵬峨浑如醉,惟有春风独自扶。

  北宋王安石的“乌塘”诗:

乌塘

王安石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北宋司马光的“早春寄景仁”诗:

早春寄景仁

司马光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

愁看柳渐绿,更忍折残梅。

  上面6首诗每两首依次吟咏迎春花、樱花和望春花(又名玉兰、辛夷),这3种花分别是立春三候的“标志性”花朵。

  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和“红杏出墙”已然是日常惯用的成语了。

  宋文天祥的“罗山长存叟兄弟来谢宴山中”诗:

罗山长存叟兄弟来谢宴山中

文天祥

天开盘谷隐,春到浣溪家。

一水楼台影,满山桃李花。

春风寄横笛,夜月拟乘槎。

政好逢佳客,江空北斗斜。

  这首诗描写的时间应在孟春时节,正值雨水到惊蛰两个节气之间。期间李花和桃花相继开放,在春风中竞芳争妍。

  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诗: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的每一句简直都是春初的物候记录;一个“先”字透露的信息是:诗歌描绘的时令应是春天刚回,残冬寒意方敛之际。桃花作为惊蛰一候的信花,在料峭春寒才退的时节方始在青翠的篁竹丛中开出“两三枝”来,这时春江之水才刚刚回暖,而鸭子已纷纷下水了。同时,蒌蒿遍地蔓延,芦苇“芽短”即才吐新芽,河豚鱼即将长成为餐桌上的时鲜。好一幅全景式的“物候图”!

  唐郑谷的“咏海棠”诗:

咏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春分一候正是仲春时节,春风荡漾,春雨绵绵,粉蝶翩翩。海棠在春风吹拂中应时开放,显得分外“秾丽”和“娇娆”。宋代苏东坡有一首题为“海棠”的诗更广为流传:

海棠

苏东坡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陆游的“出游二十之十二”诗:

出游二十之十二

陆游

吴地清明未减寒,梨花初动杏花残。

平沙漫漫人争度,微雨萧萧客跨鞍。

野寺吹螺作春会,山邮籴米具朝餐。

已开九帙吾何觊,时说金丹强自宽。

  梨花是春分二候的信花,到了清明才开放不久,而杏花却于雨水二候开放,这时已经过了两个节气,正在凋残。

  唐顾云的“咏柳”诗:

咏柳

顾云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古诗词中咏柳的很多,而咏柳花的凤毛麟角。大凡提及,多为柳絮飞舞,或斥责相向,如杜甫之“轻狂柳絮随风舞”(“绝句漫兴”诗),或不屑一顾,如司马光之“更无柳絮因风起”(“客中初夏”诗),不一而足。有一首唐诗题为“咏柳花”,薛能所作,首两句即为“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无非自况身世,亦不脱此窠臼。上引顾云的诗,倒是令人耳目一新,虽未明提柳花,但句中“绽黄”意指柳花即将绽放,应了“长堤未见风飘絮”之说。柳花开放在清明三候,即“春暮”之前,也与诗中描写的时令相当。前述朱淑贞“即景”诗中“谢却海棠飞尽絮”的时节,则已经到了“春暮”,应是“日初长”的立夏,刚好出了二十四番之列。

  唐刘禹锡的“赏牡丹”诗: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皮日休的“牡丹”诗:

牡丹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这两首诗对牡丹极尽夸赞。牡丹花色绚丽,芳香馥郁,雍容华贵,富丽端庄。刘诗赞为“国色”,而皮诗赞为“百花王”、“第一香”;于是有了“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开时,已届谷雨一候,时值晚春,正是百花凋谢之际,而牡丹一花“吐芳”,独享风流。

  宋方岳的“荼蘼”诗:

荼蘼

方岳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③二十四番花信风

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

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

  荼蘼花本在谷雨二候的春风吹拂下“继牡丹”应时而开,却面临山间反常寒冷天气的“摧残”,以致诗人发出了“要护荼蘼”的呼声。

  说到底,笔者实在是凡夫俗子一个,把蕴含深邃思绪、曼妙意境、千种风情、万般雅致的古典诗词,一概作“物候诗”去看。无非以此聊博读者一粲耳。

  作者简介:萧耐园,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院退休教师。爱好外语和文史,也爱好摇笔杆。退休后曾翻译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书籍10余本,写天文专业著作6-7本,科普文章近百篇。

  荐读人简介:肖军,研究馆员,北京古观象台常务副台长。1986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天文馆、北京古观象台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和天文科普工作。参编《中国天文学史大系》,合著《宇宙史话》等。

  主讲人:肖军、米琳莹

  录音责编:袁凤芳

  音频后期:杨帆

  监制:万昊宜

  编辑:赵宇豪、蔡琳、柒柒

  图片:来自网络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故宫新展揭秘“地下”紫禁城

  • 中国队在2025年FIRST全球机器人挑战赛获三个奖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
2025-10-31 09:59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2025-10-31 09:57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