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国粮策】8年变2年?超早熟小米给育种按下“加速键”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大国粮策】8年变2年?超早熟小米给育种按下“加速键”

来源:大国粮策2025-08-15 09:57

  你认识这株植物吗?或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狗尾巴草?其实,它不是狗尾巴草,而是谷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米。

  谷子与狗尾巴草外形相似并非巧合,因为早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将野生狗尾巴草驯化成了如今的谷子。

  谷子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在古代有着丰富的称谓——稷、粟、粱都曾是它的名字。“江山社稷”中的“稷”指的便是谷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的“粟”也是谷子,就连“黄粱一梦”里的“黄粱”,说的仍是谷子。

  图片由AI生成

  有人或许会好奇,谷子与狗尾巴草的味道差异显著,为何狗尾巴草的种子能被驯化成营养丰富又美味的小米?这背后,离不开人类漫长的选育历程。

  在古代,人们选育优良品种依靠的是人工选择:从自然生长的群体中挑选所需个体进行繁育。想象一下,或许古时候有人发现狗尾巴草的种子可食用,便将种子带回种植,在后代中筛选口感更好的植株继续繁育。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为选择好吃、抗病、高产的个体,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野生狗尾巴草最终被驯化成了如今的小米。

  随着科技的进步,育种技术早已升级换代。尤其是二代、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让科研人员得以重新“破译”这一古老作物的基因密码,借助基因工程手段实现优良品种的精准选育。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系主任、教授李旭凯,就是其中一个为谷子装上“基因芯片”的人。

  图片由AI生成

  李旭凯的日常工作,是通过解读不同谷子品种的DNA序列,探索谷子进化过程中品种基因差异与品质特性的关联。为什么有的谷子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且产量高,而有的却口感不佳、长势孱弱?除环境因素外,它们的基因究竟存在哪些差异?又是哪些基因决定了品质的不同?这些问题始终吸引着他。

  在解密谷子基因序列的过程中,李旭凯团队预测出许多可能决定品种差异的关键基因。但农业科研向来漫长,谷子从播种发芽到收获至少需要五个月,期间还需“看天吃饭”,若遇自然灾害,往往只能从头再来。如何缩短研究周期、加速优良品种培育?这成了团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李旭凯团队以山西名优谷子品种晋谷21为材料,进行EMS化学诱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谷子变异的可能性,筛选出提前开花结果的突变体。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每年需在十几亩的诱变群体、十几万株谷子中逐个筛选、仔细观察,寻找具有特殊表型的突变体,过程如同大海捞针。

  科研人员每天穿梭于田间地头,弯腰累酸了腰,站立麻了腿,眼睛也因长时间观察而酸涩,但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株谷子都可能藏着他们想要的基因资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5年的筛选,团队终于发现了一株超早熟的迷你突变体。它株型娇小,适合室内大规模种植研究,且生长发育期仅两个月,远短于同类品种的五个月。团队为它取名“xiaomi”。

  xiaomi已成熟(右),其野生材料还没有抽穗

  然而,喜悦没多久,便迎来考验。这株提前成熟的谷子成了田间鸟儿的“美餐”,尽管团队日夜提防,等发现时,穗子上仅剩几粒种子,让大家心疼不已。

  大田种植的xiaomi,上面是防鸟网

  为保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团队迅速将“xiaomi”植株带回实验室,转移到温室繁种。在温室里,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都被严格控制,浇水、施肥更是精心细致,如同呵护刚出生的婴儿。经过努力,团队终于获得了足够数量的“xiaomi”种子,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中国科学院院士、水稻模式植物体系“小薇”研发团队负责人钱前对“xiaomi”给予了高度评价:“C3的模式作物有小薇,C4的又有了‘xiaomi’,‘小薇’和‘xiaomi’共同筑起的基础研究领域新平台,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xiaomi刚抽穗(右),与模式植物拟南芥

  依托“xiaomi”遗传体系的建立,李旭凯揭示了谷子驯化选择中代谢物定向变化的遗传机制,为解析小米重要代谢物的关键遗传基础奠定了基础。如今,团队已建立国际首个谷子全生育期基因表达数据库,借助该数据库和超早熟“xiaomi”遗传转化体系,原本需要8年完成的传统育种工作,现在仅需2年就能完成,大大加快了优良品种的培育速度。

  展望下个十年,李旭凯团队有着更远大的目标:让谷子登上“太空粮仓”,在月球上种出第一株中国小米;让盐碱地、沙漠都变成金灿灿的谷田,一同将金色希望播向大地。

  科学审核:李旭凯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系主任、教授

  策划统筹:宋雅娟 武玥彤

  编辑整理:李欣哲

【大国粮策】8年变2年?超早熟小米给育种按下“加速键”

[ 责编:田新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