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健康科普】如何避免减肥“悠悠球效应”?专家有话说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健康科普】如何避免减肥“悠悠球效应”?专家有话说

来源:光明网2024-09-26 14:44

  减肥,岂是管住嘴,迈开腿这般简单,辛苦减重数斤,转瞬即反弹。体重反反复复,隐藏着哪些原因?减重之路,为何总是充满挑战?听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副主任张鹏怎么说。

【健康科普】如何避免减肥“悠悠球效应”?专家有话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副主任张鹏

  (1)减重不当,身体可能会发出哪些“警报”?

  在追求减重的道路上,若方法不当,身体可能会以多种方式发出“警报”。第一是脱发。其次,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也可能接踵而至,对个体的健康状况构成威胁。此外,脱水现象也是减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而女性较为关注皮肤松弛的问题。皮肤松弛的程度与肥胖程度、年龄以及运动局部训练等因素紧密相关。肥胖程度越大,皮肤被撑得越厉害,减重后就越容易松弛;年龄越大,皮肤弹性越差,恢复也越难;适度的运动与针对性的局部训练,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皮肤的恢复与紧致。

  (2)减重后为何容易反弹?身体又有何“保护机制”?

  减重后的反弹,似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无论是通过营养调整、药物治疗等,都有可能面临反弹的风险。这是因为在减重过程中,我们减掉的不仅仅是脂肪,还有肌肉。然而,在反弹时,主要是脂肪在增加,而肌肉的反弹却很少。更为严重的是,反弹后的体重往往会超过减重前的初始体重。这其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试图通过增加体重来恢复之前的平衡状态。

  (3)如何打破“悠悠球效应”,稳固减重成果?

  要避免体重反弹,打破“悠悠球效应”,生活方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减肥成功后,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饮食,积极运动,并注意作息规律。每天称体重,及时发现并处理体重的微小变化,防止它失控。一旦发现体重稍有反弹,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压制住。因为当体重反弹超过一定范围时,就很难再控制住反弹的势头了。因此,我们需要坚持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逐渐稳固减重成果,让身体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策划:战钊

记者:张梦凡

制作:杨方雷(实习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