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3月“科学”流言榜:季节性过敏可以扛过去?吃猪油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3月“科学”流言榜:季节性过敏可以扛过去?吃猪油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来源:光明网2024-04-02 11:09

  季节性过敏“挺一挺”就过去了?吃猪油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近日,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公布3月榜单。一起来看看上榜流言!

  1. 卵巢功能下降会导致“断崖式衰老”

  流言:

  卵巢功能下降会导致皮肤明显衰老,出现“断崖式衰老”。

  真相:

  女性卵巢功能从25岁开始下降,35岁至37岁会经历显著的下降期,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衰老是整体功能的衰退,卵巢功能下降的主要影响是骨质疏松、潮热盗汗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正常范围内的卵巢功能下降不会造成面容的骤变。

  至于所谓的网红“保养套餐”,对延缓卵巢功能衰退作用不大。女性一生约产生400个卵泡,随着卵泡的消耗,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减少,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号称可以保养卵巢的营养补充剂并非药品,它对人体起到的作用缓慢而微量;另一些号称含有雌激素或可以促进雌激素分泌的药品,在不遵医嘱的情况下不可使用,否则可能造成激素分泌紊乱,甚至有致癌风险。

  2.黑色外卖勺子有毒

  流言:

  黑色一次性餐勺全是回收废塑料生产的,气味刺鼻,用了对人体有害。

  真相:

  打开外卖餐具包出现“气味”,经检验结果是:“气味”来自包装袋里的一次性筷子。为了防腐、漂白等作用,在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过程中,厂商会用亚硫酸盐来浸泡竹筷,处理后的筷子存在二氧化硫残留,并因此带有一点刺激性气味,只要在国标的限量范围内,就都是合规的操作。

  针对黑勺子是否卫生的问题,研究人员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16)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加上了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的检测。整合所有检测结果,均在国标限量范围以内,安全性上应该说都是过关的。

  实际上,塑料颜色与其安全性没有必然联系。对于消费者来说,日常判断食品用塑料制品的安全性,主要得看塑料制品上的标识。比如,PP材质耐高温,对酸、碱、酒精和油脂稳定,常用于塑料餐饮具中,在外卖餐具中应用也最为广泛;PET则多用于饮料瓶包装,其材质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盛装过热食品会迁移出有害物质;保鲜膜常用的PE、PVC材质,高温后也会析出有毒物质…… 也就是说,高温情况下,透明的PE材质并不见得比黑色PP材质更安全。但是,由于塑料垃圾不容易被降解,出于环保和健康的考虑,无论是黑勺子还是其他塑料餐具,建议点外卖能少用就少用。

  3.季节性过敏“挺一挺”就过去了

  流言:

  季节性过敏能抗着就抗着,症状严重时才需用药。

  真相:

  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如果任由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可能会朝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严重过敏反应有些是不明原因突然发作的,有些是长期过敏原反复接触导致急性的发作。一旦发作,经常是迅速蔓延全身的症状。因此,对过敏性疾病必须加以重视,阻止它由轻到重的进展。

  相比其他类型的过敏原,春季花粉过敏的眼部症状更为突出。眼睛常出现痒、结膜水肿、红肿、流泪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双侧眼睑也会红肿,分泌物增多,早上起来睁不开眼。防止花粉过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远离过敏原,在花粉高发期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建议全副武装,长衣、长袖、口罩,防护镜等也尽量装备上。也可在出门前使用花粉阻隔剂,涂在鼻腔表面,起到物理隔绝的作用。

  明确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建议在过敏季到来前1-2周口服抗组胺类药等。若是提前了解到要去的地方,花粉浓度较高,可提前服用抗过敏药,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在过敏季,要规律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滴眼液等,直至花粉季结束,不建议自行停药。

  4.吃猪油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流言:

  中国人祖祖辈辈都是使用猪油,一直都相安无事,现在人不敢吃肥肉,反而心脏病发病率还大幅上升,可见猪油是食疗必用,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真相:

  猪油真的不能多吃。猪油是一种动物油,它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由于每克脂肪可以产生9千卡的能量,多吃油就意味着多摄入能量,过多的能量堆积会造成超重甚至肥胖。而肥胖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状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猪油中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含量可高达40%以上,它是使我们血清胆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和《2016-2020美国居民膳食指南》都建议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低于膳食总能量的10%。

  在选择油类时,我们可以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的油类 (如茶籽油、橄榄油)和多不饱和脂肪的油类(如葵花子油、玉米油)替换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另外,在减少脂肪的同时,可通过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量来满足一定的能量需求。如选择鱼虾、瘦肉、奶类、蛋类、豆制品这样蛋白质丰富,而脂肪含量比较少的食物,以及小米、红薯、燕麦片等淀粉类食物进行补充。因此,如果想预防心脏病,建议少吃猪油。

  5.加了“增臭剂”的螺蛳粉不能吃

  流言:

  螺蛳粉都是加了“增臭剂”的,对身体有害不能吃。

  真相:

  “增臭剂”其实是媒体俗称的一种叫法,它指的螺蛳粉中用的底料包、臭酱,这些产品都是复合的调味料,其中会用到复配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主要功能是为产品赋予特定的气味或味道。所有合法的“增臭剂”都是允许使用的,也是经过国家安全评估和批准的,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可能有人会担心,如果过量会不会有危害?这个担心大可不必。因为在实际应用中,香精不可能过量。香精有一个特点就是“自限性”,意思是,少量一点,闻着会很香,但是多了就会很臭,臭到恶心、咳嗽等都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新闻中市场监督管理人员被螺蛳粉店“增臭剂”臭到咳嗽、被熏出“痛苦面具”的原因。

  目前的媒体报道都将他们说成是“增臭剂”,其实有误导、污名化的嫌疑,让大家觉得这个东西是不好的。尽管螺蛳粉底汤料包中包含了一些调味料和香料,但只要是正规的产品,食品生产商遵循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合理使用,就不会有什么食品安全问题。

  部分螺蛳粉店里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卫生环境和卫生条件差,这是很多小餐厅的通病,螺蛳粉也不例外。大家在外面就餐的时候,尽量挑选一家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可以了。

  6.绿得发黑的菠菜不能吃

  流言:

  市场买到的菠菜绿得发黑,表明化肥施多了,这种菠菜不能吃。

  真相:

  菠菜等绿叶菜的绿色越深,说明所含叶绿素越多,合成的养分越多,营养价值越高。因此,菠菜叶子绿得发黑,不能说明它不安全。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的蔬菜,耐寒性较强,分为春菠菜、夏菠菜、秋菠菜和冬菠菜。冬菠菜是在入冬之前播种,冬天休眠,春天收获。为提高冬菠菜的抗冻性,休眠前的确要施肥补充营养,但这是帮助菠菜越冬所必需的措施,其效果就是让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充分肥大,加强光合作用,以便菠菜积累营养。

  其实,绿叶蔬菜中的叶酸、维生素K、叶黄素和镁的含量都是和叶绿素含量成正比的,菠菜颜色越深,说明合成的养分越多,营养价值越高。相对来说,大棚蔬菜、水培蔬菜,因为光照不足,叶绿素不够多,所以叶片颜色往往偏浅。

  7.“近视神药”阿托品可逆转近视

  流言: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被称为“近视神药”,能治愈近视。

  真相:

  阿托品的主要作用是“防”、“控”近视,它并没有逆转治疗近视的能力,不是“一点就好”的近视神药。作为处方药,它有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家长不可自行购买、盲目使用。

  需要使用阿托品的,是那些眼轴增长过快的孩子。建议刚发现近视的孩子,在光学矫正(配镜)和改善用眼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至少在3个月内复查一次眼轴,并通过眼轴的变化来判断是否要使用阿托品。

  目前通过药物并不能逆转近视,儿童青少年要从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让眼睛得到休息等方面去保护好眼睛。

  8.隔夜茶喝了会中毒

  流言:

  “隔夜茶,毒如蛇”,喝了会中毒。

  真相:

  隔夜茶没有严格的定义,主要是针对泡了过久的茶而言。

  通常,人们泡茶的水温在90-100摄氏度,一般的细菌都会被杀死,并且茶叶本身的一些物质就具备一定的抗菌作用。敞口放在室内的茶水,会有少量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但茶里的细菌生长非常缓慢,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另外,泡了过久的茶水,除了颜色容易变深且口感较苦外,并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之所以颜色会变深,是茶多酚氧化造成的。所以泡久的茶可以喝,但是太苦了没必要喝。(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