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抗炎饮食”真的有用吗?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抗炎饮食”真的有用吗?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5-09 19:58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不少人在这个长假中享受了各种美食佳肴,但是回到现实中却发现身体不太适应。

  图源:gifer

  有些人可能感到上火,口干舌燥;有些人可能感到胃胀肚痛,消化不良。这些不适感通常都与饮食有关,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体内炎症反应的增加。所以,我们今天来聊聊“抗炎饮食”,看看如何通过饮食来降低炎症反应,让身体恢复健康状态。

  对于“抗炎饮食”。有人说,不注意抗炎,可能患上很多疾病;有人说,某某食物比其他食物的抗炎效果更好;还有人,推荐膳食补充剂。

  相关讨论,图片来源:微博

  这些说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一下慢性炎症。

  什么是慢性炎症?

  炎症,是人体的一种应急机制;而慢性炎症,可以看成错误的预警。

  我们可以拿日常事物打个比方:每年夏天,沿海城市都会遇到台风。为了应对这种灾害,政府会发布台风预警,通过电视、手机通知大家;也会设法减少损失,比如,公交车、地铁停运,呼吁市民待在室内;还会调集人力,一旦遇到电力故障等突发情况,立刻进行检修。

  当免疫系统检查到致病微生物,同样会进行应急管理。比如,肺炎会引起发热,结膜炎会导致眼睛红肿,提醒我们注意自身的状态;比如活力下降,让我们变得不爱运动、总想在床上躺着,以便节省能量,全力应对感染;比如,改变局部组织的状态,尽可能多地调集免疫细胞,将入侵的微生物杀死。

  因此,正常情况下,炎症有明确的原因,发展非常迅速,可以引起明显的不适。不过,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炎症—— 全身性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与正常情况相反:没有明确的原因,持续时间很长,甚至可能持续终生,而患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有炎症。

  慢性炎症是百病之源吗?

  慢性炎症的确与许多疾病有关。

  按照原因,可以将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类,就像前面提到的肺炎、结膜炎,跟微生物感染有关;另一类,跟感染无关,称之为非感染性疾病,也叫慢性疾病。

  慢性病是人类的头号死因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这几年,有许多关于微生物的科普。很多读者可能觉得惊讶,原来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藏着如此之多的危险生物。其实,慢性疾病的种类同样很多,比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它们的影响范围很广,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而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影响寿命。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希望搞清楚这些疾病的详细机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患者的身体都出现了全身性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的后果,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要是一个城市,发布了错误的台风信号,会发生什么事呢?答案很显然,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与此相似, 全身性慢性炎症可能会影响人体代谢,乃至伤害细胞,进而引起种种慢性疾病。

  慢性炎症有办法检查吗?

  目前还没有准确、方便的检查办法。

  炎症反应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比如C反应蛋白。研究显示,全身性慢性炎症会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不过,这种蛋白质由肝脏合成,对细菌、真菌、寄生虫都比较敏感,还跟肿瘤、组织坏死有关。换句话说,C反应蛋白增高,未必是全身性慢性炎症。

  其他的炎症标志物,也有类似的问题。因此,对于如何检测全身性慢性炎症,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案。不过,全身性慢性炎症毕竟是不正常状态,如果长期存在, 可能引起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比如,反复感染、总是感到疲倦。

  慢性炎症的表现,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怎么摆脱慢性炎症?

  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弄明白全身性慢性炎症的来源,不过,确定了一些危险因素。如果存在这些因素,遇到全身性慢性炎症的可能性会变大。

  幸运的是,大部分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而且都是我们说过很多遍的,比如控制体重、注意饮食、规律作息。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哪些事儿和慢性炎症有关?

  另外,要提醒大家: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加减法。举个例子来说,能量摄入是全身性慢性炎症的危险因素,但是,谁能不吃饭呢?再如,酒精可以略微地减轻炎症状态,不过,综合考虑利弊,还是不要过度为好。

  吃的方面,要注意什么?

  也是老生常谈的。

  抗炎饮食,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2009年,学者们发现,食物成分和人体的炎症状态存在关联。比如,β-胡萝卜素、咖啡因可以降炎。由此,提出了一种以降低或减少全身性慢性炎症为目标的饮食方案,即,抗炎饮食。

  那么,是不是多吃点抗炎的食物,就万事大吉了呢?

  当然不是。

  日常饮食,成分复杂,需要注意各成分的数量关系。β-胡萝卜素可以抗炎,一大盆红肉炖萝卜,效果就反过来了;咖啡因固然可以减少炎症,不过,按照学者们的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210~400mg咖啡因就行了。再者,做饭的方法会影响食物成分,比如,高温烹饪肉类,会产生杂环胺、多环芳烃、糖基化终产物,这些物质都会促进炎症发生。

  结语

  全身性慢性炎症,听起来比较新鲜;应对它的方案,却不算稀奇。只要健康生活,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 CLINICAL C S of N O C N and H M B of C N S. 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10(1): 57-63.

  [2] SHIVAPPA N, STECK S E, HURLEY T G, 等.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a literature-derived, population-based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J/OL].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2014, 17(8): 1689-1696. DOI:10.1017/S1368980013002115.

  [3]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 等. 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J/OL].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8, 52(11)[2023-04-28].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lQZXJpb2RpY2FsQ0hJTmV3UzIwMjMwNDI2Eg96aHlmeXgyMDE4MTEwMDQaCGt5bm94d2cy. DOI:DOI:; 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8.11.004.

  [4] FURMAN D, CAMPISI J, VERDIN E, et al.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the etiology of disease across the life span[J/OL]. Nature Medicine, 2019, 25(12): 1822-1832. DOI:10.1038/s41591-019-0675-0.

  [5] PAHWA R, GOYAL A, JIALAL I. Chronic Inflammation[M/OL]//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2023-04-27].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93173/.

  [6] VAHID F, RAHMANI D. Can an anti-inflammatory diet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or treating viral respiratory diseases? A systematic narrative review[J/OL]. Clinical nutrition ESPEN, 2021, 43: 9-15. DOI:10.1016/j.clnesp.2021.04.009.

  [7] ROCK C L, THOMSON C, GANSLER T, et al.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 for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cancer prevention[J/OL].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0, 70(4): 245-271. DOI:10.3322/caac.21591.

  作者:赵言昌 科普作者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