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观冰”助电网从容应对冰雪来袭
首页> 科普频道> 应急·探索 > 正文

“数字观冰”助电网从容应对冰雪来袭

来源:科技日报2022-02-27 17: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1月至2月,连续多轮冷空气来袭,给贵州大部、云南东北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带来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部分地区电网线路甚至出现覆冰现象。

  研发融冰装置、构建覆冰感知体系……借力高科技,南方电网公司在全网开展了119次融除冰工作,实现了主网设备“零跳闸、零受损”,全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从“被动防冰”到“主动防冰”

  雨雪冰冻天气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大敌,它会引起电网覆冰,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限电。最为严重的是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发生特大冰雪凝冻灾害,冰雪天气使19个省区遭到了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其中电力系统受损尤为严重。

  这次特大冰雪凝冻灾害后,我国电力行业着力研究电网融冰技术。南方电网公司率先研制出大电流可调节晶闸管换流器、国内首套晶闸管可控电流源直流融冰装置和世界最大容量(225兆瓦)12脉动融冰装置,逐步攻克了架空地线和OPGW光缆融冰技术难题,实现了导线、地线及OPGW光缆的全面融冰。

  “目前,我们的固定式直流融冰装置通过不断改进,可适用于110千伏至500千伏输电线路融冰,能够在1小时内有效融化350公里长、500千伏交流线路上10厘米厚的覆冰。”据贵州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虢韬介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当年饱受冰灾肆虐的贵州电网现已拥有108套融冰设备和620个覆冰在线监测终端,形成了直流融冰保主网、方式融冰保县城、交流融冰保乡镇、人工除冰保村寨的“三级四保”融除冰体系,融冰范围覆盖贵州99%的220千伏及以上主网架线路。

  如今,站在南方电网指挥中心的大厅中,融冰操作远程一键顺控和融冰全过程监控都可随时调度,电网从“被动防冰”到“主动防冰”的有效转变一屏可达。

  直流融冰技术也已成为电网抗冰的主要手段。以南方电网公司为例,其共建成141套直流融冰装置,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融冰刀闸全覆盖,可对1416条的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开展高效直流融冰;随着融冰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融冰小车、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融冰故障监测装置、全桥MMC型直流融冰装置等智能装备陆续“破冰”问世,组团加入抗冰融冰利器组合。

  从“人工观冰”到“数字观冰”

  李文涛是500千伏黎平变电站站长,他所负责的变电站地处黔东南,是南方5省区覆冰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让他最为自豪的是,黎平变电站近年来融冰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

  “在线观测系统功不可没。”他说,“我们早在2012年就对施黎双回和黎桂双回的光缆、地线全绝缘化改造,使得黎平变电站两侧线路具备导地线、光缆融冰功能,并在光缆、导线、地线上加装了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告别了人工观冰的历史,实现了数字观冰。”

  从“人工观冰”到“数字观冰”,背后离不开技术加持。电网防冰抗冰首要面对的是覆冰“感知”问题。南方电网公司逐步构建了一套“在线监测为主,人工观冰为辅”的覆冰感知体系,建成了“网省两级部署、网省地三级应用”覆冰监测预警系统,接入覆冰监测装置1130套,实现了中重冰区重要线路和西电东送主网架753条输电线路冰情的实时监测。同时,大力推动覆冰预测技术研究,结合精确气象数值预报、大数据融合和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未来3天重点线路覆冰的准确预测,为精准开展融除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输电线路覆冰监测和预测技术仍在快速发展。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在网省两级主站部署应用,确保了覆冰监测的准确性;新研发的AI覆冰监测终端,进一步提高了摄像头在冰冻雨雪天气下的观测可靠性;探索直升机、无人机观冰技术应用,让观冰的效率和准确性稳步提升。

  为加快推动电网防灾抗灾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变,南方电网公司系统总结了2008年以来的防冰抗冰工作经验,健全防冰抗冰技术标准体系,将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新建线路设防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不断优化融冰启动条件,确保在历史最严重冰灾条件下,不发生110千伏及以上重要线路倒塔。

  “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将按照“强网架为主、融除冰为辅”的抗冰策略,计划投入资金72亿元,规划防冰抗冰项目4543项,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冰区城市保底电网。叶 青 宿雪晶 杨 彬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年前6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76.9%

  • 贵州榕江:送别抗洪抢险救援队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