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将再用1年时间围绕谷神星运行,后者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的一颗冰封的矮行星。自2015年到达谷神星之后,“黎明”号已经发现了有机化合物、水冰混合物和未预料到的明亮点。
该任务工程师正在决定如何操作探测器,使其在任务延续期间在低于谷神星表面200公里的轨道上飞行。这可以使它测量伽马射线和来自谷神星的中子,从而了解该天体地壳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上面有多少冰。
到2018年4月,谷神星将到达与太阳最近的位置。这将有助于“黎明”号确定谷神星的轨道是否会让太阳的热度蒸发其上的冰,并产生稀薄、短暂的气体。
随着最新的观测期限被延长,“黎明”号将继续开展相关科学探索,直到其燃料耗尽停止与地球的通信。但即便如此,它也将依旧在轨而非撞击谷神星迎来毁灭性的结局,因此,它将不会用从地球上“偷渡”而来的微生物污染谷神星。
“黎明”号是第一个探测小行星带的人类探测器,也是第一个先后环绕不同天体——谷神星与灶神星运行的人类探测器。2007年9月27日,该探测器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耗资3.57亿美元。2015年3月7日,探测器进入谷神星轨道 。(冯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