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
进入小寒,也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四川地区有农谚云:“三九四九,冻死猪狗。”所谓的“三九”,就在小寒时节里。“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再有月余,就是农历新年了,清扫、洗涤、赶集、置年货、贴春联、杀年猪……虽为最寒冷的时节,却是人们最感温暖的时刻。这种幸福的忙碌,一直要持续到春节前夕。
【物候】
古人认为,冬至之后,阳气便开始萌动。至小寒时节,阳气已较冬至时的“一阳生”高出了些许,达到“二阳”的程度。此时,顺应阴阳而迁徙的大雁,因感受到阳气的生长而开始向北迁移;北方随处可见的喜鹊,因感受到阳气增加而开始筑巢;在小寒时节的后期,野鸡也因感到阳气的逐步强势而开始鸣叫。因此,小寒三候曰:“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花信】
古人不但细腻,而且浪漫,在这个天寒地冻、万物萧索的极寒时刻,由于一枝梅花的盛开,便勾起了他们浪漫的情怀,发明了“花信风”这个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词语。应花期而来的风,带来开花的音信,是谓“花信风”。小寒时节,次第开放的是梅花、山茶、水仙。
【民俗】
画图数九: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描绘“九九消寒图”来消遣怡情。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均为繁体字,9字每字9画共81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吃糯米饭: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广州的传统是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的糯米混合40%的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吃。
【禁忌】
小寒忌讳天暖,民谚如“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等,从不同角度说明,小寒时节如果天气不寒冷,将会给后面的气候带来不利的影响。
湖南忌讳小寒不下雪,有“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的说法。
【赏鉴】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唐)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蜡梅香
喻陟(宋)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养生】
俗语说“冬练三九”,小寒节气正处“二九”“三九”期间,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冬季锻炼身体,应注意:时间不宜过早,冬季宜早睡晚起,所以锻炼的时间最好在日出后,气温略高时才开始。如遇早晨出现大风、大雾、寒流冷空气,不宜进行露天锻炼,可在室内或阳台上进行。锻炼时应做好暖身活动,由于天气寒冷,体表的血管预冷收缩,血流缓慢,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度降低,所以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暖身活动。进行锻炼时衣服不要穿得过厚,锻炼后要及时加穿衣服,注意保暖。
(如 心 整理)
诗说节气——小寒
小寒与大寒正值农历十二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冬至过后,人们开始“数九”,小寒节气这一天恰逢“二九”与“三九”之间,可谓是真正的“数九寒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古人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小寒第一候时,虽然大雁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到了第二候,已经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开始鸣叫寻找同伴。
小寒时节,土地冻结,河流冰封,大千世界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宋代诗人杜耒在《寒夜》诗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同代诗人朱淑真也有诗云:“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二诗都言在寒冷的冬天,只有梅花凌寒独自而开。
而黄庭坚的《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诗,借景寄怀,诗云:“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诗说小寒时节,长江上冷雨一片迷茫,远处白雪皑皑的庐山五老峰,就像是五个须发斑白的老人一样;沉沉浓云低压在九江城头,诗人独自立于庐山的前山遥望后山,等待着前往后山去访寻的仆人与朋友一起回来。这首诗通过“雨蒙”“毛斑”“云栈”“独立”这些景物描写与情境烘托,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思念,情真意切,在这“江雨蒙蒙作小寒”之际,尤其温暖肺腑。
宋刚中的《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呈清叟察院三绝》诗,其中有一绝是这样写的:“峨冠执法公宜整,端冕临祠我亦严。深炷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诗写斋惠照作为御史高官执掌法令,非常公正,而诗人作为除枢密院编修官,工作也从严要求,不敢懈怠;熏炉里的香气弥漫之中互相问候,在这小寒节令,大家坐在竹帘后的屋里闲聊问暖。短短四句,挚友之情,跃然纸上。
同是在这寒冷的季节,诗人的心境也颇相似,我倒是喜欢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问刘十九》一诗,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这首诗明白如话: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天色寒冷阴沉,看样子晚上又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
这也让人油然想起,如今小寒之夜众多人家围炉吃火锅的情景。窗外寒风刺骨,冰封雪裹;屋内氤氲升腾,暖意盈怀。(徐廷华《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