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首页> 科普频道> 除谣记> 今日关注 > 正文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来源:光明网2017-08-30 10: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本月关键词】地震云”,台风“珊瑚”生成,地震捐款,中国从印度撤侨,儿童失踪24小时,“经适房”政策,西瓜添防腐剂,马玉涛去世,麻将成冬奥会比赛项目,人体排毒时间表

  1、多地天空惊现“地震云”?

  谣言:8月8日四川地震发生后,西安、郑州等地部分网友在网络纷纷晒出“地震云”的照片,称“地震云”能够预知地震的发生。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传说中的“地震云”

  真相:首先要明确的是:一,“地震云”不存在,它并非科学意义上的概念;二,云和地震并无关联,没有什么云能预报地震。地震的发生是板块运动的结果,是断层应力调整导致,其他因素对此几无影响。

  2、第15号台风“珊瑚”即将生成?

  谣言:当台风“帕卡”渐远,深圳风雨还未结束,朋友圈又被 “刷屏” 了。网络上一篇名为“台风‘帕卡’在途中,15 号台风珊瑚即将生成,中山、珠海可能遭 3 连击 ” 的帖子引发关注。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深圳市气象台微博回应

  真相:深圳市气象台27日发布微博称:第 15 号台风“珊瑚”并没有生成,其实西太平洋那么大,热带云团那么多,并不能确定哪个热带云团会先发展成“珊瑚”,更别说直接预计“珊瑚”会影响哪了,如果有“珊瑚”最新消息,市气象台将会第一时间发布的,权威消息请认准“深圳天气”。

  3、地震局援救中心向市民征集救助金,承诺双倍奉还?

  谣言:有部分网民表示收到地震局救援中心发来的呼吁捐款的短信,短信中提到,请市民将钱打入某账号,该款项将全部用于四川地震救灾,同时,承诺灾后将双倍返还捐款金额。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谣言网上截图

  真相:8月9日,多地网警对此信息进行辟谣,称系骗子欲借地震灾情骗取钱财,广大网民请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尤其是涉及财物方面的信息,一定要仔细甄别,防止上当受骗。

  4、中国从印度撤侨?

  谣言:近日,一条“外交部启动紧急从印度撤侨行动,今天下午开始大量航班将抵达上海两大机场!预计撤侨行动会持续一周时间,期间两大机场24小时营运”的消息在网络热传。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谣言截图

  真相:8月9日,上海网警回应称,此消息系谣言,对造谣者程某、传谣者曹某分别处以行政拘留5日和教育训诫的处罚。上海网警表示,经查证,造谣者系出租车司机程某(男,46岁)。程某称,8月6日上午,因闲着无聊遂编撰了该谣言,之所以在编谣言时选择了“撤侨”这个字眼,是为了向他人炫耀他对时事的关注度;网民曹某(男,22岁)看到该信息后,以“尤格萨狼”的网名在网络继续传播该消息,称“得到消息,中国从印度撤侨了”。

  5、儿童失踪后,不足24小时不能报警?

  谣言:近日,南京严女士发现一名走失的3岁男孩,不过将孩子交给民警后,民警却没查到相关报警记录。等找到孩子的父母,那位母亲说她以为要丢失24小时才能报警。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儿童失踪后应立即报案

  真相:事实上,早在201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意见》中规定,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6、北京经适房9月1日再上市政策有变?

  谣言:近日,一则关于“北京经适房9月1日再上市政策有变、老经适房赶紧转商”在网上引起众多关注。该说法称,满五年经济适用房9月1日之后买卖必须符合经济适用房资格方可购买,有这种性质的房赶紧走赠与交土地出让金后变商品房。

  真相:北京房产中介行业协会近日发布声明表示,该传言不实,目前房地产中介行业整治依旧保持高压态势,北京市相关经适房的政策目前不变。

  7、西瓜存放400多天不腐,是因使用防腐剂?

  谣言:最近,网上有视频显示:马未都现场切开一个据说放置了400多天的西瓜,却一点没有腐烂,遂认为西瓜里放了防腐剂。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马未都认为西瓜里放了防腐剂的视频截图

  真相: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研究员表示,如果用防腐剂处理西瓜,会破坏西瓜自身的组织,虽然防腐剂可以做到让一个西瓜不腐烂,但会让西瓜失去相应的食用价值。另外,瓜农在西瓜上使用防腐剂在经济成本上不划算、科学上不可行。

  8、艺术家马玉涛去世?

  谣言:8月27日上午,微博认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的账号“画家吴欢”在网上爆料,老艺术家马玉涛去世,他发文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艺术家。马玉涛阿姨走了,她是我们这一代的,我问我的司机,‘你知道马玉涛吗?’他说‘不知道’。但她的歌声留住了她《马儿啊你慢些走》。”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网上传播马玉涛老师病逝的谣言截图

  真相:马玉涛老师所在的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表示,马玉涛老师并没有去世,乌龙一桩。之所以出现这个乌龙,是因为同为战友歌舞团的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之前在网上一段跪在病床上为一位年长妇女演唱的视频,被网友误认为是在为马玉涛演唱,才传出马玉涛去世的消息。对此,刘和刚也在自己的歌迷群里否认了这消息,表示老人既不是马玉涛,也不是自己的妈妈,是一位13岁便参军的老兵。

  9、麻将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谣言:近日,有媒体爆出 “麻将或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一些网友表示“中国大妈为国争光的时刻到啦”、“这是我唯一一次可能参加奥运的机会”、“我大四川要成奥运大省了”。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麻将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真相:8月2日,国际智力运动联盟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泽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智力运动联盟一直在努力推动麻将等智力项目进入冬奥会,但目前麻将还不是国际奥委会正式认可的项目,距离进入冬奥会还很遥远。

  10、晚12点前不睡觉,将影响肝脏“排毒”致癌?

  谣言:网上很长时间都在反复推送的一张“人体排毒时间表”说,晚上12点是肝脏“排毒”的时间,在这一时间钱未睡,身体里很多毒素将无法排出,长此以往,毒素堆积,可能会致癌。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网上的“人体排毒时间表”截图

  真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表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朱欣佚解释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而某个器官在特定时间段进行排毒的说法很牵强,因为人的代谢、排泄以及解毒的体系非常完善,根本无须刻意地去“按时排毒”。

  (光明网记者郑然综合整理 来源:人民网,新华网,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网,果壳网等)

8月除谣榜:“地震云”无依据 “西瓜不腐”是虚惊

[ 责编:白璐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