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驼铃轻响,悠扬回荡在浩瀚沙漠
一队载着游客的骆驼缓缓前行
不远处,沙滩摩托轰鸣而起
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之间
陡然攀升又疾驰而下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
这里曾是“风吹沙子跑”的贫瘠沙地
如今已成了牧民们口中的“聚宝盆”
荒沙变景区,黄沙生“黄金”
答案,就藏在一场
从“治沙”到“用沙”的绿色变革中
呼和布日敦的牧民们联合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遵循自愿参与、民主管理、
盈余按交易比例分配的原则
通过成员出资、集体决策、利益共享的机制
将分散的个体力量凝聚成可持续的发展合力
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践上
合作社以“总量控制”践行生态保护
如骆驼数量严格匹配沙地承载力
避免过度开发
同时通过旅游收入反哺沙地管护
形成“利用-保护-增值”的良性闭环
当地因地制宜发展沙漠旅游
把沙地变成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农牧民不再只靠种地、养牧维持生计
农闲时发展旅游业
“治沙+产业”双轮驱动
黄沙不再是贫瘠的象征
而是希望的底色
一粒沙,也能长出幸福的果实
在生态修复中发展产业
在产业发展中反哺生态
让这片土地绿起来也富起来
(田新宇 张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