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直播服务系列活动> 科普资讯 > 正文

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来源:光明网2023-07-03 14:38

  7月2日,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大会以“智能交互 驱动未来”为主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共同主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承办。来自智能车及相关领域学术界、产业界的同仁500余人齐聚一堂,展开思想碰撞和深入交流,共同展望智能车领域前沿趋势,探索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之路。

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

  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副主任何杰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智能车辆逐渐走入我们的现实生活。

  “智能车的出现,将给我们的出行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不仅会提升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会为能源消耗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智能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推动交通运输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何杰说。

  广东省科协党组成员华旭初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与信息通信技术赋能汽车产业,抢抓智能网联汽车的历史发展机遇,将助推我国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新的产业生态。

  未来通信系统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开启智能社会,将涌现出海量、结构复杂的用户数据及场景数据。网络日趋复杂,引发芯片压力、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等一系列挑战,亟需实现网络的智简。

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在题为“智简通信网络赋能智慧交通”的报告中,分析了未来通信系统范式改变的必要性及设计原则和实现途径,介绍了AI与通信技术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对智简通信网络如何赋能智慧交通进行了深入分析。

  张平认为,网络智能是智慧交通底座的组合,例如ChatGPT和OpenAI的方式只是在应用层方面具备逻辑推理分析等能力,而新一代通信技术是跟物理层结合起来,最具备实际能力的考验,这种信息流的方法将会构建一个新的智慧性的信息底座。

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在题为“新型网络研究及交通领域的应用”的报告中表示,传统网络技术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特殊行业应用带来的新需求和新挑战,如高移动、高安全和确定性等,亟待进行网络技术创新,满足行业迫切需求。

  张宏科介绍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在新型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探索,重点介绍了以智融标识网络为代表的新网络技术成果在国家特殊通信专网工程、智能交通领域的演进与应用前景。张宏科表示,新的互联网要原创性的设计创建,验证全新的互联网,从“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带来题为“算网系统”的报告。蒋昌俊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新应用层出不穷、新业态蓬勃发展。国家在此背景下提出建立八大算力中心和十大数据中心的数字时代基础建设,这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性和历史性的影响。

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智能交互 驱动未来”高峰对话

  “智能交互 驱动未来”高峰对话环节,专家围绕新能源智能充电、自动驾驶技术与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大语言模型在智能车领域的应用、辅助驾驶升级无人驾驶的可行性、制约自动驾驶运行设计域(ODD)的因素、自动驾驶的终极形式等进行了分享交流。

  大会瞄准智能车热门研究方向,还设置6场专题论坛,议题覆盖网联智能车技术及应用、汽车芯片技术、车路云智能协同控制技术、智能系统环境感知与构建、智能驾驶安全技术、人机共驾技术与实现,深度探索智能车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场景,推进智能车技术转型升级。

  据悉,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于2015年创办的品牌学术活动,旨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重要里程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促进我国智能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原始创新和高技术开发,增强我国智能车自主研发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智能车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其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

  大会开幕式和主旨报告通过光明日报APP、光明网、科普中国、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直播,观看人数达532.6万人次。

  点击收看《科普中国直播|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 》回放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盐津: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