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科学研究的视角看我们为啥发朋友圈

2017-11-13 09:49 来源:光明网 
2017-11-13 09:49:26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白璐

  作者:王大鹏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8月份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7.24 亿。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9月发布的信息显示,大多数社交媒体用户都会在相关平台上获取科学相关的信息,约有33%的用户认为这是获取科学新闻的重要渠道,此外还有约26%的用户会订阅科学类账号。而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对微信的使用时间,远远超出其它任何一款移动应用。该报告称,中国用户平均每天投入到移动应用的时间为大约31亿小时,投入到微信的时间约为9亿小时。可以说,微信真的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除了用微信实现即时通信功能之外,我们也会发朋友圈,看朋友圈,那么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人是出于什么心理呢?

  1983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在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中提出了第三人效果的理念,他认为,人们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自身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却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即个人倾向于认为其他人要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这个理论适用于很多媒体信息类型,不过它更适合于健康传播和其他形式的危机传播的一些信息。比如,个体可能会认为有关新药的广告或者某些像吸烟有害健康这样的信息对其他人而非他们自己有强烈的影响。

  实际上,也可以用第三人效果来分析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的行为,人们之所以把消息发布到朋友圈中,大多数原因是为了分享给“圈中好友”,而这种分享的内在动机也是因为分享者期望这些消息对于阅读者来说是有用的。当然,这些被分享的消息并不限于正能量的,还有很多伪科学的东西,也正是第三人效果的原因,才让很多伪科学刷爆了父母们的朋友圈。

  当然,针对与第三人效果的假设还存在着“反第三人效果”,即传播媒介对于自己的影响,这也被称为第一人效果。比如笔者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分享十多条科学、科普相关的消息,除了希望“圈中好友”会从这些消息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之外,也让笔者自己能够关注更多的相关新闻。

  不过,除了第三人效果之外,还可以用另外一个理论来分析人们分享负面消息的心理,那就是乐观偏差。人们普遍认为,相较于他者而言,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会很低,这也算是趋利避害的一种表现,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很多伪科学的东西广为流传的原因。

  目前,对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传播心理学领域,对科学传播的研究还不多见。也许有必要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分享科学信息的心理,这种分享是否会影响他者以及如何影响他者等等。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白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