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大鹏
前几天,全国科技周的开幕为广大公众上演了精彩纷呈的科普大戏,一系列科研院所举办公众开放日,让更多的公众走进科学,体验科学的精彩,同时也拉近了科学与公众的距离。可以说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参与科学,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普及科学知识。
2016年上半年,英国下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针对英国的科学传播机构开展了科学传播质询,该质询共收集到121份书面材料和18份口头报告。2017年4月,题为《科学传播与参与》的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就英国科学传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系列的文献,我们可以认为公众参与科学已经成为实践的主要方向。
在对2016年举办的PCST国际会议提交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学者总结出了使用频率最多的关键词(共105次),包括公众参与(111次),数字媒体(100次),科学传播研究(78次),评估与影响(75次),媒体中的科学(64次),科研人员参与(63次),科学传播教育与培训(53次),科学中心(45次),新闻实践(43次),科学新闻(43次),科学传播模型(43次)以及科学传播的社会网络(43次)。由此我们能够看到科学传播从业者也越来越关注公众参与的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近年来在不同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被认为是民主和政府治理的核心。英国研究理事会将其界定为:“促进个体和群体之间争论和互动,并且创造一种人们讨论科学议题的氛围。从决策层面上来说,它可能不会产生结果,但是它促使人们对这些议题的兴趣和意识。科学家可以与公众进行交流,公众之间也可以彼此交流”。对于决策者和专家来说,其益处在于理解公共舆论、价值和知识,以便与利益相关者建立更好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科学和相关机构的体制性信任,让科学政策更具活力和可信度。具体而言,公众参与可以让决策者、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参与者建立更好的关系,改善未来的传播,同时也可以让专家获得更多的技巧、经验和信心,丰富其研究。
可以说在公众参与中,公众开始变被动为主动,科学共同体与公众共同合理地建构科学传播的“公共领域”,并强调公众和科学共同体处于同等地位,双方平等地开展对话协商。
因而,这些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创造了公众参与科学的平台和机遇,在呈现科普盛宴的同时,也更多地了解了公众的需求,让公众参与到科学传播中来,从而完善了科学传播的链条。
当然,公众参与科学还需要深入地跟踪和研究,以便将公众的意见纳入到传播中来,为公众提供发表看法和观点的机会,进而改善未来的科学传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