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水土保持学家、我国首位水土保持学科博士生导师,他又是一位满头银丝、瘦高清俊、幽默风趣的长辈、同事、朋友。虽然他走了整整十年,但是他为水土保持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和朴实无华的人生依然清晰地留在那些牵挂他的人心里。“黄河流碧水 赤地变青山” 是他的理想,也是一代又一代水保人奋斗的目标。
关君蔚 (资料图)
5月19日,适逢关君蔚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北京林业大学举行了“缅怀先辈 传承精神 推动发展”纪念座谈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水利部、中国林科院等单位领导以及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社会各界人士近百人参加了座谈会,共同缅怀这位已故的中国水土保持事业奠基者和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强调,关君蔚精神是北林乃至我国教育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教师要学习、弘扬关君蔚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出发,爱岗敬业,做“四有”好老师,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关君蔚式”的人才。
不畏艰苦,执着追求精神。中科院院士孙鸿烈说,前两年全国水土流失的考察中数据显示,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要感谢关君蔚先生丰富的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为国家生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是关君蔚的学生之一,他说先生特别能吃苦,对科研地区的实地情况了如指掌,讲课中分析许多具体案例,让学生如听故事般学习知识。先生遇到科研问题时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有时候几天不睡觉,就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原理。水保学院张洪江教授也是关先生学生,他回忆了7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历时近两个月进行了“老磁河土地利用规划”。
时值寒冬腊月,再加之宽阔的老磁河沙质裸露河道,风中夹裹着沙粒,打在脸上使人难于睁开眼睛,关老先生仍然和学生一道,一板一眼地指导现场调绘,晚上回到驻地边进行清绘边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1979年,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决定把“三北”(西北、华北和东北)防护林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关老先生唯一的技术顾问。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地区县长和林业局局长干部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有七八十人,将近两周的课程均由关老先生一人讲授。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心系民生,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李昌哲是关君蔚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他从自己学习的过程故事说起讲了关先生的“三严”,要求学生们对待科学态度要严肃,科研方法要严密、科研过程要严格。一次大雨中,关先生要求他赶紧跑去测量大雨的数据,并说水保人就是要在别人下雨都往家里跑的时候,第一时间跑到试验地获取重要科学数据。学生们不能有任何马虎,否则要被先生“惩罚”。
中国工程院崔鹏院士回忆说,1957 年,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会议决定要在高校设立水土保持专业,关君蔚带领同事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已经学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林业专业的学生接了过来,又讲授了水土保持工程、治沙、防护林等课程,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水土保持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他和同事们赶编了全国第一本《水土保持学》统编教材,并为全国农林院校培训了第一批主讲水土保持课程的教师。
他主编的《水土保持原理》教材于1966年出版,1979年重新修订,1989年被评为林业部优秀教材。在林业教育史上,水土保持专业在中国建立起来了,而后又发展成了水土保持系。关君蔚担任了第一任水土保持专业负责人、第一任水土保持系主任。关君蔚所在的系,目前是全国唯一的水土保持学科的博士点。他本人也是全国水土保持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耄耋之年,他依然整日为事业操劳,直到生病住院以前,还坚持参与工作、著书立说。门头沟水务局水土保持站站长曹玉亭讲述了关先生指导治理泥石流村的故事,当地田寺村的村民至今感念关先生,也正是关先生的带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走向基层服务基层。
勤俭朴素、身体力行的榜样精神。关君蔚院士没有专职秘书,他坚决不让学校给他配。什么事情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年近70岁,依然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带着学生们去官厅水库实习,一起坐火车,一起吃干粮,头戴草帽,健步如飞,一丝不苟地介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也许不少学生都还记得关先生80多岁了还去坐公交车,满头银发的他成了肖庄站(北京林业大学)公交车站的一道风景。80岁高龄的他还坚持为学生们讲述专业知识,但是他却从来不愿意坐着讲。他说这是对学生们的尊重。关先生给国务院写内参都自己一笔一笔写,从不用别人代劳,满满几页纸上都是他那排列整理的俊秀字体。
水保学院的年轻副教授张守红大概是最后一波被关先生亲自授学位的学生了。2007年,久病未愈的关先生如约出现在学位授予仪式的主席台,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张守红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从关先生干枯瘦弱的手里接过证书,握着他微微颤抖的手,看着那清瘦的面庞、深陷的眼窝,热泪盈眶地鞠躬说:“谢谢您,关先生!”,关先生还虚弱地说 “祝贺你”。典礼进行了一半,关先生因体力不支只能回去了,当年12月他就离开了人世,消息传开师生们无不伤感落泪。
就是这样,关君蔚院士以他一生对事业不懈追求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水保人。如今他的学生的学生都有了学生,数不清的水保人都和关先生一样,只记得要“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李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