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普频道> 正文

院士该不该做科普

2017-04-14 09:40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4-14 09:40:53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责任编辑:肖春芳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优秀的科普作品同样能创造社会价值、赢得社会认同

  增材制造、量子通信、深度学习……近年来,科技新名词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可当我们想理解它们的含义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时,却不容易找到权威而又通俗的阐述,专业色彩很浓的概念和公式总让人感觉云山雾罩。

  术业有专攻,在学科日益细化的今天,任何人都有知识盲区,而科学传播就是要尽可能地共享信息,弥合认识的偏差。政府部门决策时如果缺少对科技前沿与产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就可能误判新兴产业的方向,因此为决策部门传播有价值且通俗易懂的科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不久前,中国科协组织编写的《新科技知识干部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正是一次搭建科技前沿与决策者之间桥梁的尝试。更有意义的是,《读本》邀请了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领域的57位两院院士担任编委,多位院士还亲自动手撰写部分内容,深入浅出,让高大上的科技概念有了“白话版本”。

  《读本》中,站在科技前沿的一线科学家承担起了科普重任,这也是内容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国科学传播之所以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缺乏稳定、专业的科普工作群体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国际上看,从事一线研究的科学家是重要的科普力量,但在我国却并非如此。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参与科普工作很有意义,但只有35%的科学家曾参与过科普创作,大多数科学家在科普创作方面没有实际行动。当前,我国从事科普工作的队伍日益壮大,但整体而言还缺乏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导致好的科普作品稀缺,科学传播依旧是科技创新的短板。

  有人或许要问:院士做科普会不会浪费时间?大牌科学家写科普文章是不是“不务正业”?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科普也是一门大学问,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向公众讲解枯燥抽象的原理、专业深奥的知识,离不开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表达能力。优秀的科普作品同样能创造社会价值、赢得社会认同。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主编的《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就因其有趣地阐释了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公共性,科研经费大多来自国家财政,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应是科学家的应尽之责。好的科学家,往往不仅能够“入乎其内”,通常还能“出乎其外”,与公众分享象牙塔中的思考与收获。事实上,世界上很多著名科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科普作家。

  实践证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科学传播滞后、公众科学素养不高,似是而非的谣言就很容易满天飞,不仅会误导公众,最终也将影响科学自身的发展。

  当然,科学家从事科普应该是一个自觉的行为,以项目形式进行的方式并非长久之策。同时,在鼓励科学家投身科普工作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破除相关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科学家投身科普创造条件。(喻思娈)

[责任编辑:肖春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