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时,专门强调了要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
纵览近些年出台的各项政策,政府在项目经费管理、收入分配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正在试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但也面临着这些政策带来的红利、配套衔接、尽快落地的问题。
从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的三个“落实”也可看出,很多地方依然还差政策落地这“最后一公里”。
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表明,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三权改革”,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增加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等举措已在政府和科技界形成共识,但推进却面临不小的现实阻力。这里面有观念、态度的问题,也有配套政策相对滞后以及政府部门与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如何衔接等操作层面的问题。
在配套政策出台方面,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率先做出了垂范。去年6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形成了从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到部署具体任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法律有了,规定有了,行动方案也有了,这些配套政策的出台不仅做到了顶层设计,也规划了具体行动。剩下的,就是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去推进工作的开展,把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在政府部门与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如何衔接方面,我们还要传递好“放”与“接”的接力棒。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真正放下手中的权力,向提供公共服务方向转型。只有这样,高校和科研院所“去行政化”才能成为可能,落实各项政策红利才能真正实现。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结构的优化、监督和完善。真正“接”过政策红利的接力棒。只有这样,才能让科学家们尽快拿到“政策红包”,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