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1月31日发表题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军备竞赛正迅速升级》的文章,编译如下:
世界上最危险的军备竞赛不是莫斯科和华盛顿,也不在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一触即发、中美两国有在西太平洋一决雌雄之虞的东亚。它也不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它在南亚,在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进行的对抗。
印巴之争是最有可能在两个大国之间引发大规模战争并导致部署核武器的全球性难题。
这场进行中的军备竞赛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演变,对此,特朗普政府应仔细观察并做好准备予以解决,以免南亚局势出现灾难性的升级。
巴基斯坦1月9日宣布首次成功试射了一枚能携带核弹头的潜射巡航导弹。巴布尔-3型导弹的射程为280英里(1英里约为1.6公里),在巴基斯坦海岸附近的印度洋上发射。获得海上核威慑力是巴基斯坦海洋战略的主要目标,因为它试图赶超印度的军事能力,后者于2014年3月试射了一枚能携带核弹头的射程为1864英里潜射弹道导弹。
巴基斯坦成功试射的几天前,印度新任陆军参谋长比平·拉瓦特上将接受了《今日印度》周刊记者采访,似乎承认了伊斯兰堡早就怀疑的事情:印度“冷启动”军事学说的存在。
拉瓦特说:“冷启动理论是为常规军事行动提出的。我们是否必须开展常规行动来进行这种打击是由政府和内阁安全委员会来决定的。”
这是首次有在任印度官员承认冷启动理论的存在,该理论形成于本世纪头十年的中期,内容是对巴基斯坦发动有限的常规战争。印度军队将以不会引发核反击的有限方式迅速渗透巴基斯坦领土,也许是为了应对恐怖袭击。印度的政治和军事掌权机构并没有正式批准冷启动,拉瓦特是否暗指该理论如今已成为一项政策也不明朗,但专家们认为,新德里实质上已将其付诸行动。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拉瓦特接受采访的两周后,几名巴基斯坦官员“扬言若印度入侵就动用核武器”。
一名官员表示:“假如我国安全受到外国来犯部队的威胁,巴基斯坦就将动用其所有武器——我的意思是所有武器——来保卫我们的国家。”
《金融时报》的这篇文章让人注意到巴基斯坦现已公开的应对冷启动之策:打造低当量战术核武器作为对印度来犯的可靠威慑,并在必要时使用。巴基斯坦外交秘书艾扎兹·乔杜里在2015年10月证实,巴基斯坦正在建造战术核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对抗冷启动。
巴基斯坦对冷启动的反应令人不安,特别是考虑到目前的紧张局势。有媒体指出印度领土上发生新德里认为与巴基斯坦有关联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会触发冷启动,而那可能会导致伊斯兰堡用战术核武器来对付印度。届时,世界将一片黑暗,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形下,近日传出的一个消息不容忽视:印度将在西部和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带部署464辆新型T-90SM主战坦克。印度国防部官员1月19日向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记者透露了调动这批俄制坦克的计划。印度陆军已经在印巴边境派驻了大量坦克,但有关新德里正在更新其坦克阵容的报道可能说明冷启动正逐渐付诸实施。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的弗朗兹-斯蒂芬·加迪同时撰文指出:“坦克在冷启动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为它们是主要进攻型装备,可以在与伊斯兰堡发生军事对抗的48至72小时之内由机械化步兵队伍和空中力量支援发动有限但快速的装甲行动突入巴基斯坦领土。”
近日,巴基斯坦武装部队称,军方首次成功试射了具有核能力的新型“燕子”中程弹道导弹。据报道,这款导弹的射程为1367英里,能携带多枚弹头。
据当地媒体报道,印度宣布从一个水下平台试射K-4潜射中程核弹道导弹。这款导弹的射程据称为2174英里。
没有理由认为这种你来我往的事态升级会很快消散。近几个月,新德里和伊斯兰堡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关系在愈演愈烈。
然而,几乎没有哪个美国议员在特朗普政府的相关任命审批听证会上提出印巴对立问题。
但国会和政府应该记住,印度有大约13亿人口和100至120枚核弹头,而巴基斯坦有大约1.9亿人口和110至130枚核弹头。换句话说,南亚若发生冲突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
虽然美国在南亚不像在欧洲、中东和东亚那样有同盟,也没有准霸权国对美国的重要利益构成威胁,但印巴军备竞赛对华盛顿关系重大。
首先,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有责任防止潜在的核战威胁。其次,美国与这两个国家的双边关系都必不可少。美国已将巴基斯坦列为(非北约成员国)重要盟友,两国之间有着长达数十年的战略伙伴关系,而且伊斯兰堡太大、太有影响力(且太危险)而不容忽视。华盛顿与印度的关系堪称它在21世纪的最重要对外关系之一,因为印度的经济实力必将稳步增长。印度还可以充当对中国崛起的抗衡力量。
美国是唯一有力量管理印巴危机并使局势降级的国家。例如,美国的外交活动曾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向巴基斯坦适当施压阻止了1999年的格尔吉尔战争恶化。2001年,华盛顿通过敦促印度保持克制并向其施压帮助缓解了印度议会遭遇恐怖袭击导致的高度紧张气氛。
特朗普总统在今后四年里很可能会面对印巴危机急转直下的局面。过去南亚地区发生这种事件时,较冷静的头脑占据了上风。然而,下次未必如此,而下次是一定会有的。只有特朗普和他的国务卿这两个人能够在局势失控之前让双方坐到一起。但愿他们在为那一天进行筹划。(编译/何金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