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普频道> 正文

好工具引用率高于重要理论原因何在

2017-01-20 09:27 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
2017-01-20 09:27:35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责任编辑:宋雅娟

  ■牛登科

  不久前,Nature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史上引用次数最高的100篇论文有多少是诺奖级别的?》。高温超导体、DNA双螺旋结构、观测到宇宙膨胀加速等这些划时代的论文居然都没有跻身百强之列。那么,引用次数百强论文有什么特点呢?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方法工具类论文明显占据优势。比如,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虽然没进百强,但Sanger的DNA测序方法进了(排名第四)。此外,用于DNA体外扩增的方法PCR,用于DNA、RNA和蛋白质序列比对查询的工具BLAST和Clustal也都跻身百强之列。

  为什么好工具的引用率明显高于重要理论呢?

  所谓的引用率就是一篇论文出现在其他论文参考文献的次数总和。而要出现在别人的参考文献中,必然会被别人论文正文中提及。

  难道是工具在学术论文中的出现次数,远大于提及那些理论的次数?笔者用谷歌学术确认一下,在谷歌学术收录的论文中,提到DNA双螺旋的论文确实比提到BLAST或PCR的论文少,但同时发现少的次数并不像引用率的差别那么夸张。

  也就是说,谷歌数据库收录的学术论文中提到DNA双螺旋的次数本身就比BLAST和PCR少,而提到前者时,大多数论文都不引用原文,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两类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差别。

  为何理论文章被其他论文提及的次数少,笔者猜测是因为文章过于基础就不必再提。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站在路上或者地板上,很少想到我站在地壳上。虽然地壳是道路、楼房的基础,但因为太基础而被忽视了。

  那么,为什么即便很多论文提到了双螺旋模型却没有引用Waston和Crick的论文,而方法工具文章则不会忘记引用呢?笔者猜测可能是由于论文作者不够自信。

  作者提及方法和工具,除了表示对原作者贡献的尊重外,引用原始论文主要是为了减少审稿人和读者对论文的误解,怕别人不信,怕别人因自己在方法上的描述不够细致而无法重复研究结果。而使用或引用影响大的方法、工具,暗含的意思就是在告诉审稿人和读者,我们的结果和其他论文的结果是一样流程做出来的,严谨可靠。

  相比之下,论文提到DNA双螺旋,绝大多数作者不用引用原始文献,期刊编辑、审稿人和读者也自然明白作者的意思。甚至笔者感觉,除了生物学史的论文,其他文章中如果还引用Watson和Crick的原文,显得很迂腐。

[责任编辑:宋雅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