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星光下,我们继续前行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星光下,我们继续前行

来源:光明网2021-02-02 1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绶琯于2021年1月28日逝世,享年98岁

  王绶琯先生是中国射电天文学领域的开创者,中国现代天体物理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更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了无数科学人才。

星光下,我们继续前行

图1. 王绶琯先生

  2021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使用2.16米望远镜对王绶琯星(国际永久编号3171)进行了观测以示大家的哀思。

  1923年,王先生出生于福建福州。年轻时的他曾留学英国皇家格林尼治海军学院,27岁那年放弃苦学14年的航海和造船技术,他来到伦敦大学天文台,投入了天文学的怀抱。

星光下,我们继续前行

图2. 伦敦大学天文台,右一为王绶琯先生

  1953年回国后,王先生先后就职于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及北京天文台等,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星光下,我们继续前行

图3. 王绶琯先生在海南。1958年海南岛日环食中苏联合观测队全体人员在三亚观测基地

  他曾参与我国天体物理学科基础建设,曾在海南岛日食观测中引进前苏联的射电天文技术。曾筹建北京天文台,创办全国首届射电天文训练班,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射电望远镜曾指挥并规划“全国一盘棋”的天文研究布局,曾参与提出国际领先的LAMOST项目……

星光下,我们继续前行

图4. 共同提出LAMOST方案(1994年)五人中的四人, 2007年相聚在建设中的LAMOST前

  王绶琯先生为中国天文事业整整奋斗了70年,带动了中国天文学界的跨越式发展。在浩瀚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以他命名,1993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将第3171号小行星誉名为“王绶琯星”。

星光下,我们继续前行

图5. 王绶琯星(图源:紫金山天文台)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王先生曾说:“科学普及了才能让更多孩子受益”1999年王先生倡导成立了“北京市青少年科学俱乐部”,以大手拉小手的模式开展了一系列中学生科研科普活动,旨在从中学生中发现潜在的杰出科学人才。

星光下,我们继续前行

图6. 王绶琯先生与中学生们在一起

  如今,俱乐部的一些早期会员已成为我国甚至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王绶琯院士的学生南仁东先生,组织建造了全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星光下,我们继续前行

图7. 中国天眼FAST

  王绶琯先生从一线天文研究到中国天文发展顶层设计,从科学研究到科普教育,心中始终是对天文学的钟情和对使命的忠诚。笃志齐心致广大,慎思明辨尽精微,这是王先生对天文人的寄语。星光下,让我们继续砥砺前行。

  2021年1月29、31日王绶琯小行星拍摄工作:

  观测策划:刘东宇,郑捷

  观测计划编制:郑捷,王佳琪

  观测助手:肖锋

  观测数据处理以及动图制作:郑捷

  感谢王汇娟、傅煜铭提供宝贵的观测时间用于本次观测。

  其他图文来源:中国国家天文、央视新闻

  图文整理编辑:袁凤芳

  编辑:赵宇豪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法国青年与贵州“双向奔赴”

  • 牧草种质资源首次太空舱外暴露实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制作“数字人”时,仍需谨慎应对社会伦理和个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AI技术的滥用所带来的犯罪问题。
2024-05-08 16:52
图像识别、智能助手、虚拟人、文生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人们进一步向智能时代迈进。该系统可以为“3D+AI”研究提供真实、精细的高质量三维数据,解决目前该研究领域高精度三维数据不足的问题,为AI模型生成更高质量的视频提供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支撑。
2024-05-08 10:38
外科医生近日将一个大鼠胚胎的肾脏组织移植到另一个大鼠胚胎中。在出生前移植一个器官,可以使其和胚胎一起生长发育,这样器官在胚胎出生时就能发挥作用,并降低排异反应风险。
2024-05-08 10:37
近日,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发布了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袁为民安排他担任“项目经理”,任务是完成2022年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的“力箭一号”火箭发射的“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试验。
2024-05-08 10:35
目前,提高铝合金耐热性能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升析出相的热稳定性;二是引入高稳定性的陶瓷相纳米颗粒。为此,何春年团队提出并通过“界面置换”分散策略,制备了5纳米级氧化物弥散强化铝合金。
2024-05-08 10:30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发现线粒体可使用细胞质标准密码翻译第14个功能蛋白,打破了传统观点认为的线粒体基因只翻译13个蛋白的定律。教科书上写明哺乳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37个基因,其中13个编码信使核糖核酸翻译为蛋白质、22个编码转运核糖核酸、2个编码核糖体核糖核酸。
2024-05-08 10:28
如果未来人类想在火星上生活,可能需在驻地种植作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在同一地块只种植一种作物的单作相比,间作的番茄产量显著提高,但胡萝卜产量却明显降低,豌豆的产量则没有太大不同。
2024-05-07 10:08
乌鸦、黑猩猩、大象和其他许多鸟类与哺乳动物的行为方式表明它们可能有“意识”。该宣言指出,对于可能有意识体验的动物而言,人类在影响它们的决策中忽视这种可能性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024-05-07 10:07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近日报道指出,为让人工智能(AI)发挥其变革潜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及社会福祉,人类必须确保它可持续地发展。这一愿景面临的核心难题在于,随着算力和性能的不断提升,能耗也在快速增长。
2024-05-07 10:04
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京发布新成果。他们将自主研发的“光子盒”排布成阵列,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为物理学家创造出一种研究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新平台。
2024-05-07 10:03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主导、高效能运营和高质量发展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抢占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布局。
2024-05-07 09:59
为基于任意子的量子信息处理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4-05-06 18:11
近日,全球精度最高的月球地质图集由中国科学院在京正式发布,图集囊括月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演化历史,是探月工程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与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月球地质图相比,
2024-05-06 07:45
前不久,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首期站长培训班举办,来自全国各省份的132名乡村工作站站长参加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于去年启动建设,
2024-05-06 07:45
锻炼对身体有益似乎已是公认常识,但这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认知,人们对其分子层面的奥秘还不甚了解。
2024-05-06 09:30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已持续推介发布20年,是农业科技推广标志性工作之一。
2024-05-06 09:30
研究发现,血管舒张能力受损可能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2024-05-06 09:30
近年来,国产科幻影视剧《流浪地球2》和《三体》火热“出圈”,获得全球关注。
2024-04-30 03:05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2024-04-30 03:05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食品工程学报》发表。
2024-04-30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