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粒小小的种子,凝结的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潜心育种的智慧,承载的是‘中国碗要装中国粮’的使命,孕育的是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希望。”10月12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在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淳化基地举行“丰收稻香季、共播希望种”主题教育活动暨南京农业大学2022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思政第一课。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俞卫东、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严辉民等,和2022年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体新生参加本次主题教育。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为新生带来《用奋进的青春汗水 浇灌强农兴农之种》思政第一课。 陈利根说,当前我国种业发展仍面临种质资源“卡脖子”、育种技术“卡脖子”、市场秩序“卡脖子”等方面的短板与挑战,而解决的重点在于科技和人才,希望在座的“种子”选手能够成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 “主力军”。陈利根还结合国家对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等的要求,结合学校历史发展与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向农学院的“新种子”们提出奋斗要求、指明奋斗方向。
俞卫东为同学们带来《胸怀“国之大者” 谱写青春乐章》思政课。俞卫东分析了江苏省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其中蕴含的机遇,激励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学们,一要厚植“三农”情怀,勇担先锋重任;二要增强大局意识,开阔视野格局;三要激发奋斗精神,练就过硬本领。鼓励同学们不负时代与青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一流人才,以实际行动回报祖国、服务“三农”,成为“顶天立地”的种业人。
课后,同学们走进稻田,零距离观察水稻的长势与收获。期间,首席育种家邹江石、盛生兰,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水稻所所长陈文华分别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克服困难的故事,讲述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种业振兴的重要意义,并共同参观了试验基地、走近稻田的收割现场,鼓励同学们积极成为敢吃苦、能吃苦、肯吃苦的新时代“种子选手”,为祖国的“种业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史可欣、孙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