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一粒种子到232万家合作社,中国乡村变了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三农看点 > 正文

从一粒种子到232万家合作社,中国乡村变了

来源:中国农网2021-04-30 14: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回到怒江,带领家乡人民一起脱贫致富。”80后傈僳族小伙祝荣新2017年毅然回乡种植火龙果,2020带动全村乡亲脱贫致富,如今当地的火龙果田已经成为怒江闪亮的产业脱贫名片。

  在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浪潮中,还有很多人像祝荣新一样,积极组建合作社,投身家乡的脱贫产业。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月,全国共有合作社232万家,2020年全年新增17.9万家合作社,同比2019年增长6.9%。

  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未来的三农工作将全面向乡村振兴转移。 “祝荣新们”这样一群坚守责任的人,利用数字化等新手段、新技术,带领着农村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为家乡,种下一粒”种子”

  中国脱贫攻坚历程中涌现出不少人物典型,乡村振兴之关键也在”人”。

  祝荣新来自云南泸水市自扁王基村,现在是一家火龙果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及一家农产品公司的总经理。2016年,祝荣新作为村里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决定跟着村书记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结合怒江的河谷气候,以及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状况,祝荣新决定在村子发展收益见效快的火龙果种植。合作社创办之初,由于村民对火龙果和未来的收益都不了解,沟通阻力较大,祝荣新甚至吃了闭门羹。通过一次次真诚沟通,祝荣新最终打动了心存疑虑的村民。2017年1月合作社正式成立,试种的60亩火龙果,收成喜人。2018年,祝荣新第一次向合作社成员分发3万块钱分红,也正是这次分红,让更多村民吃了定心丸,主动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产业逐步开始扩大。

  当祝荣新的火龙果事业在祖国西南大地上蓬勃发展时,来自祖国东北部辽宁省开原市八宝镇大湾屯村的刘强,通过发展韭菜种植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征程。

  今年36岁的退伍军人刘强, 4年前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扶持下,抱着建设家乡的意愿组建了合作社,开始韭菜种植工作。”家乡大部分年轻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几乎都是年前回来,过完年就走。我想留住一些人,不要让家乡有那么多留守儿童和老人。”刘强希望能够通过这份事业,为家乡创造一份收益。据刘强介绍,韭菜一年可以收割三次,产量大,能够有效增加销售收入,吸纳村里劳动力。于是,一转业回到家乡,刘强就拿出当兵十多年的积蓄着手创业。

  当时,刘强是为数不多愿意回去建设家乡的年轻人,承受了很多老乡,甚至是家里人的不理解和质疑。”说啥的都有,觉得我傻。”在外界和家庭的压力,以及创业的不确定性之下,刘强从承包土地到构建大棚,招募股东和劳动力,为韭菜寻找销路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创业过程中,刘强开始尝试用新技术和新办法解决创业中的问题,天眼查成了他的好伙伴,”一方面是想查一些临县的企业,了解一下员工人数,看我们的韭菜能不能供应他们的食堂。另一方面也看看一些企业的经营和信用情况,降低回款风险。”

  特色产业,富了口袋

  随着越来越多像祝荣新、刘强一样的有志青年投身家乡扶贫事业,将一粒粒种子洒向家乡,带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村合作社也成了”摇钱树”。乡亲们不但有了事做,腰包鼓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在做农民合作社的过程中,祝荣新积极学习产业相关知识,并在扶贫单位的帮助下建设了两座养牛场,用牛粪作为火龙果生长的养料,形成绿色生态循环。此外,祝荣新还去珠海、广西等地取经,引进了补光技术,让火龙果的产期从5-12月份扩大为4月至次年2月,产量大增。

  目前,祝荣新的合作社已经拥有380多亩火龙果田,预计今年年底将扩大到600亩,火龙果种植实现利润3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267户838人。如今的自扁王基村,住房问题、经济收入问题都已经成为了历史,不少农户已经盖了楼房,当地的农家乐更是一天一变化,为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刘强的韭菜种植事业如今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合作社从最初的5个股东,扩大至50多名,年产量达到了几十万吨,村里二百多户、约四五百村民从种植韭菜中获得了分红或劳动收入,人均年增收2-3万元。现在的大湾屯村早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村里修上了水泥路,安上了路灯,还修建了小广场,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和刘强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在天眼查,见证232万农村合作社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随着各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成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有机衔接,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迎来长足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

  除了农民合作社带来的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更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关键靠教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便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聚焦乡村教育。天眼查大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相关企业呈稳步增长趋势,目前共有超92万家相关企业,其中2020年新增超9万家。祝荣新也表示目前正在大力培养年轻人参与农民合作社的管理工作:”我今年已经35了,几十年后的发展还是要靠年轻人,一代接一代,让年轻人继续做下去。”

  近年来,农村电商、社区团购的发展也为乡村带来了新兴发展机遇。据天眼查大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29万家农副产品电商相关企业。2020年新增农副产品电商相关企业超13万家,数量超过2016-2019年新增相关企业数量之和。在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助力下,曾经无人问津的农业瑰宝,乘着电商的东风正在走出大山,走向城市。

  此外,开发乡村特色资源,打造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据天眼查大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19万家农家乐相关企业,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超过75%。2011-2020这十年期间,我国农家乐相关企业注册总量由原来的2.6万余家增长至21.2万家,翻了三番。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正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入驻新的动力。

  如此,中国乡村将不再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中国乡村正在涌现新的生机和活力,正改写着中国经济版图。中国乡村,变了!(董丽玲)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