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季花粉过敏怎么办?专家教你这样防治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春季花粉过敏怎么办?专家教你这样防治

来源:人民网2021-03-19 09: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生发,植物花粉开始飘散,让很多人难受的“过敏季”也随之而来。“不出屋还好,一出屋就上不来气儿,班儿都没法上了”“全身荨麻疹,眼睛红肿得睁不开,最难受的是鼻子堵着几乎无法呼吸”……这些体验令很多过敏患者痛苦不堪。

  “春季的花粉、柳絮等是容易引起季节性过敏的过敏原,其中,花粉过敏比较典型,不仅春季高发,秋季也高发,随花粉浓度的增高,出现典型发作过程。”北京电力医院变态反应(过敏)科副主任任华丽解释说。

  花粉过敏具有五大特点

  据任华丽介绍,花粉过敏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季节性,季节过后不用药自愈;

  反复性,每年都发生,可谓“不治之症”;

  速发性,来得快,去得快,会急性发作,离开居住地马上好转;

  有效性,用药效果好,立竿见影;

  家族性,常有家族过敏史,常见的春秋花粉过敏,与大气中花粉浓度高峰一致。

  花粉过敏症应早诊早治

  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王学艳表示,对于花粉过敏的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过去面对花粉过敏的患者,主要是在发病期通过药物控制,严重者需要口服或注入激素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近些年,过敏疾病有了新的诊治方法。出现过敏症状的患者首先要明确病因,进行过敏原检测。”王学艳称。

  王学艳介绍,急性期对症进行药物控制,到了症状的缓解期,则需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即在查明患者过敏原后,为其注射相应抗原进行脱敏。

  “这是一个长达两到三年的治疗过程,只要坚持下来,70%至80%患者的病情都会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不再发病或减轻症状、减少用药,同时还可以降低过敏性鼻炎发展成哮喘的比例。”王学艳强调。

  “对于医生来说,在进行变态反应过敏原检查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掌握当季花粉种类,再结合病人发病时间和症状,才能精准确定需要进行检测的项目。”王学艳说。

  患者应注意区别花粉症与感冒症状

  任华丽强调,春季花粉过敏,突出表现为喷嚏、流涕、咳嗽,而上述症状与普通感冒、流感相似,春季恰恰也是感冒、流感的高发季,因此要注意区别。

  王学艳也称,由于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与感冒类似,有些患者将花粉过敏症误认为感冒,存在误用、滥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等情况。事实上,花粉过敏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持续时间至少在三周以上,不伴有发烧和全身中毒的症状。“如果某一种症状有规律地反复出现,要高度注意是不是过敏了。”

  任华丽解释说,三者病因不同。花粉过敏属于免疫反应病,即机体误把“花粉”当成异常物质,产生了一系列过度敏感的反应。这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并不传染。普通感冒、流感皆因病毒感染引发,具有传染性。

  “此外,三者症状也有不同之处。”任华丽表示,花粉过敏除喷嚏、流涕、咳嗽外,还可能伴有眼睛痒、嗓子痒,严重喘息等,导致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咽炎等。而感冒、流感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其中,流感不适感更为强烈。

  患者需提前一两周做好防护、用药预防

  王学艳提醒,花粉过敏患者一般提前一到两周采取戴口罩、戴防护眼镜等防护措施,并及时对症用药,可以避免过敏症状急性发作。而且,花粉过敏患者要掌握自己过敏花粉的种类和这些花粉每年流行的时间,以便更好地进行提前预防。

  “就季节性过敏而言,较少外出、佩戴口罩等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与过敏原的接触,但在家通风时,花粉等过敏原也可能趁虚而入,诱发过敏。”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秦贺建议,往年发作过、已经确诊的过敏患者往往在心理上已有准备,家里也常备相应的药物,按照以往经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可先行服用相应的抗过敏药物。

  秦贺具体建议,春季花粉过敏可在过敏季来临前1—2周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以作预防。如果咳嗽、流涕等症状较轻,可先行对症用药观察3—5天。若用药后,不适症状未见有效缓解或加重,则建议做好自身防护后尽快就医。重症患者建议立即就医。除用药外,还可用生理性盐水清洗鼻腔,预防和减缓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发生。

  “对于季节性过敏,尤其是花粉过敏,及时用药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控制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避免影响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现其他咽炎、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更严重并发症。”任华丽建议,花粉症患者,外出在佩带口罩的同时,也建议佩戴花粉眼镜,开车关闭车窗,回家后及时换衣、洗澡、洗头发,减少花粉吸入,关闭门窗,室内开空气净化器。(来源:科技日报、北京晚报)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