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权威专家科普!带走马拉多纳的心梗,可以这样预防
首页> 科普频道> 食品·健康 > 正文

权威专家科普!带走马拉多纳的心梗,可以这样预防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11-27 10: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 邢蕊) 迭戈-马拉多纳溘然辞世,享年60岁。一时间,悲叹声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响起。杀死他的“元凶”名叫心梗,而当我们为一代球王的陨落而叹惋,又可曾知晓,将迭戈带离人间的心肌梗死,究竟多可怕,又应该如何去防治呢?

  心梗是什么?有何预防良招?突发心梗,又该如何进行急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联系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同时也是北京医师跑团的成员王娟。

  阜外医院心内科,在国际范围内也可以被冠以权威的名号。而身为专业领域的专家,王娟向记者揭开了心梗的“神秘面纱”。

  心梗,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供应心脏的血管即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包括斑块脱落继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所致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其实,心梗发生前,身体往往会发出报警信号。如果近期频繁出现胸闷、胸痛、后背痛、气短、心慌、头晕等症状,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拉多纳去世之前,他的身体状况也亮起了红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2日,过完60岁生日后的第三天,马拉多纳因脑硬膜下血肿住进了医院,并进行了手术。

  当时的手术进行得很成功,没过太久,马拉多纳便出院返回住所,继续接受康复治疗。可谁也没有想到,仅仅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上帝还是无情地带走了他的生命。

  资料显示,脑硬膜下血肿是颅内出血的血液积聚在硬膜下腔,在颅内血肿中发生率较高。王娟表示,脑硬膜下血肿是有可能引发心梗的。

  “疾病发生后,机体会进入自我保护状态,一般血压会明显升高,且机体的凝血系统会激活,这种情况下,心脏负荷重,血液高凝状态,更容易出现急性心脏缺血事件。”王娟说道。

  当然,引发心梗的原因多种多样。过度劳累,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抽烟酗酒等都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自1997年宣布退役,马拉多纳就彻底开始“放飞自我”。除了身材日渐发福,他还保留了吸食雪茄和酗酒的偏好,传闻中的毒品,更让他频繁陷入舆论漩涡。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对身体带来极大负荷和伤害。

  2004年,马拉多纳就曾因严重的心脏和呼吸系统疾病入院治疗。一年后,130公斤的他不得不接受胃分流手术,来恢复正常体重。2018年世界杯期间,看台上观战的马拉多纳突发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医。医生曾经透露,马拉多纳的内脏负荷很严重,心脏、肾脏和呼吸系统都存在问题。

  如此看来,虽然马拉多纳依旧不时现身公众视野,但他的身体早已埋下了重重隐患。小毛病日积月累,任其成势,最终演变成了夺走他生命的真凶。

  对于心梗的预防,王娟给出了一系列中肯建议。

  首先,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戒除烟酒、避免熬夜和久坐不动。

  其次,要定期体检,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水平。如果确定是冠心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

  此外,还要重视身体发出的警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心梗发生后,若及时救治,患者依然有存活几率。“黄金救治时间是120分钟,如果患者在黄金时间送至医院进行救治,抢救成功率在70%-96%。”王娟这样说道。

  但是如果心梗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即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会大大降低。王娟说道:“现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心脏骤停的生存率不足1%,若给予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救治,并及时送至就近医院救治,成功率将显著提高。”

  如今,像马拉多纳这样突发心梗离世的人并不少见。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运动场,运动时突发心梗的新闻也频繁见诸报端。尤其是冬季天气转凉,运动时更要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王娟建议,如果是健康群体,运动前需要充分的热身运动,注意保暖,避免在寒冷天气中长时间运动;如果是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群,运动之前一定要监测自身的血压、心率情况,尽量避免户外运动,选择在健身房等室内运动为佳,并且避免长时间运动。

  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若症状没有缓解,及时去就近医院就诊。

  另外,要根据既往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自身心率情况,一般建议运动心率避免超过最大运动心率,即(220-年龄)×0.8。

  与马拉多纳猝不及防的道别,自然令人痛彻心扉。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带着绿茵场上有他的回忆,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康、努力地生活在这人间。(完)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桐庐:油菜花田中的沉浸式演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