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来源:光明网2020-05-20 10:5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叶先生笔耕不辍,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

  1940年8月出生的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是著名小说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等,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他以长篇小说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叶永烈先生逝世之后,武汉电视台原台长、科普作家、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首批顾问委员赵致真联系光明网记者,独家提供了一段30多分钟的采访素材,这是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2018年7月12日在叶永烈先生家中采访的原始素材,很可能是叶先生最后一次接受电视访谈。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2018年7月12日叶永烈先生在家中接受《科技之光》采访

  叶永烈先生回顾了他自1958年以来的科普创作经历,从中国科普标志性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到影响几代人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到28卷、1400万字的《叶永烈科普全集》,叶先生见证了中国科普创作一甲子的风雨。

  视频中,叶永烈谈了他与《光明日报》的历史渊源,这段素材此前未对外完整发布,是弥足珍贵的影像史料。2015年7月,光明日报成立科普专家委员会的时候,叶永烈曾发来贺信,他说:“光明日报向来重视科普工作,重视科普作家的培养……最为可贵的是,1979年2月1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记者谢军的报道,题为《在困难中奋战——记科普业余作家叶永烈》,报社还配发评论《奋发图强搞四化》,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作为一位科普作家,我对《光明日报》心存深切的感激之情。”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1979年,读者郑渊洁致信叶永烈(图片来源于网络)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经赵致真先生亲自授权并审校,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始风貌,还原叶永烈先生的音容笑貌,光明网近期披露了这段珍贵的历史画面,以此缅怀叶永烈先生。

 

  赵致真: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大疫之年,太多的“应激”让人情感麻木。但叶永烈先生去世的消息仍然使我如遭电击,陷入持久的悲恸。打开微信,朋友圈里哀思如潮,和上海几位好友们通电话,更相与喟然长叹,感慨万端。叶永烈先生活着的时候很有名,但突然去世了,才更加感到巨大的缺失和塌陷。

  叶永烈先生无疑是我们时代绝伦超群的科普作家,他所达到的高度,不仅同辈难以企及,很长一段时间内,后人恐怕也无法超越。《十万个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家喻户晓。我们今天有多少栋梁之才,是当年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而加入科学大军的?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奥秘,是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叶永烈先生在自己生命的存续期间,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如此丰富的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苍穹中能见度极高的一颗亮星。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十万个为什么》(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杰盖棺,楷模长存。我们今天说学习叶永烈先生,其实许多东西是学不来的。叶先生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个码字工”,但能用3500万字“码”出一座座高堂广厦,这需要怎样超凡的才赋、勤奋和坚毅?何况根本没有现成的字可“码”,他的每个字都是学习、思考和创造的结晶。就算连续50年笔不停挥,也要每年“码”60多万字。须知其中的大多数字,是在酷热难耐的陋室中“码”出来的,是白色稿纸垫在蓝色复写纸上“码”出来的,是左眼视网膜脱落右眼800度近视的困境下“码”出来的。80岁高龄住进医院,还在规划着出院后两部长篇的宏图。我们学习叶永烈先生,只能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境界。甚至这也很难学到,对于叶永烈先生,写作已经是他的生存方式。成为和心跳、呼吸、新陈代谢一样的生命迹象和生命体征了。

  我和叶永烈先生不在一个城市。1998年《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记不清叶永烈先生因为什么原因来到武汉,我闻讯后邀请他参观武汉电视台。并放映了我们相当粗糙的几部科普电视片。由于叶永烈先生曾长期在上海科影厂工作,我们自然有更多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乃至“交浅言深”,说到许多生活与工作中的无奈和秘辛。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1998年4月叶永烈在武汉电视台和赵致真交谈

  几天后,叶永烈先生如约寄来了他为《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写的文章《荧屏上的“变电所”》,发表在武汉《长江日报》上。叶永烈先生在文中对电视科普的许多见解,今天看来非但不过时,反而更能振聋发聩。他为人善良谦逊、质朴厚道、践诺守信,从这件小事上可见一斑。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1998年5月叶永烈为祝贺《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撰写的文章,发表于《长江日报》

  此后和叶永烈先生音问少通,但不妨碍我对他的仰视和关注。转眼20年过去了。2018年,《科技之光》为庆祝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应邀拍摄5集大型纪录片《中国科普》,采访计划中自然少不了叶永烈先生。和20年前一样,听说《科技之光》要来,叶永烈先生欣然应允。2018年7月12日下午3时,《科技之光》编辑刘颖和朱红卫来到叶永烈先生在徐家汇的家中做了电视采访。出于种种原因,节目至今未能播出。

  叶永烈先生去世的噩耗传来,伤痛之余,自然首先想到我们亏欠他的那笔债。不由立即把素材找来,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电脑屏幕上,我敬仰的叶永烈先生音容犹在,却已人笔两亡,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一个最迫切的念头是,把这段采访尽快发出去。我想,这大约是叶永烈先生在世时最后一次接受的电视采访,最后一次系统完整概括地讲述自己的科普生涯。这段未见天日的视频,无疑是叶永烈先生留下的最珍贵、最权威、最新近、不可再生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叶永烈,不仅能够成为博士生课题,也应该是我们科学文化界应尽的历史责任。因为叶永烈是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的一棵参天大树。(作者系著名科普作家、制片人)

 

  附:叶永烈在家中接受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采访实录(部分)

  1958年,我开始从事科普工作。从北京大学来到湖南邵阳县钢铁厂,办化验员训练班。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向农村干部授课,这是我第一次做科普工作。《邵阳报》约我写几篇科普文章,那是我真正开始发表科普文章。

  回到北京后,我开始向北京市科协的《科学小报》投稿,向国家科委的《创造与发明》副刊投稿,向《光明日报》副刊投稿,这样就开始了写科学小品。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写作《十万个为什么》时的叶永烈(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能够写那么多科学小品,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我从小喜欢写作,喜欢文学。高中毕业的时候很想考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但是因为当时新闻专业招生很少,我又非上北大不可,就改成考化学系。我有数理化基础,又有很好的文学基础,两者一结合就成为我的特色。所以我的科学小品能够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全国性的报刊上发表,人生的机缘就是这么开始的。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1962年3月21日《解放日报》报道《十万个为什么》(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万个为什么》之所以成功,因为每一篇都是精彩的科学小品。它往往从小故事,从身边的事情写起,语言活泼,比喻丰富。这些“为什么”发动各个中小学的小读者提问,所以这些“为什么”都很接地气。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第2卷扉页(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万个为什么》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很高兴能够成为写《十万个为什么》最多、最早的作者。今天为止,《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成为中国科普的经典,它的发行量将近2亿册,打造成一本感动共和国的图书。

  《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之后,我就有一点小小的野心,觉得《十万个为什么》都是1000、2000字的短文章,我想写一个虚构小说,于是写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叶永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图片来源于网络)

  80年代末期,《小灵通漫游未来》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成48集儿童系列片。美国大唐公司的手机想进入中国市场,要取个通俗化的名字。于是就打电话要我写授权书,在中国注册了“小灵通”这个商标。刚开始一点感觉都没有,后来小灵通手机发展到1亿用户,使“小灵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所以说,能够把一个科幻小说、科幻人物达到这种程度,是时代机遇。

  我在做节目的时候,碰到很多人。比如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说“叶先生,你那本《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小学五年级时候的奖品。”崔永元、白岩松、鲁豫都先跟我说起《小灵通漫游未来》,他们当年都是《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热心读者,所以,可以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真正影响了当时的一代人。

  科普创作是很重要的,科学要深入到千家万户,就要靠科普作家用通俗化的语言把科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懂得科学。尤其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人人都离不了科学,尤其要培养一批创新的年轻人,创新的基础就是要懂得科学,懂得技术。所以说科学普及工作者、科普作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经过四年的努力,出版了《叶永烈科普全集》二十八卷,我从版权页上每一卷的字数相加,这才知道科普方面我写了1408万字,这本书出版后,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科普创作的总结。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地不断写作,尽管我已经很快是80岁的人了,但我说我是“70后”,要保持“70后”的热情,继续努力,不断写出新的作品来。(光明网记者 战钊 武玥彤)

 

  叶永烈生平

  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

  1951年(11岁),开始发表诗作。

  1958年(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

  1959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1960年(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编写,1961年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从事科普创作,1979年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关心。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8月25日与妻子杨惠芬结婚。

  1979年3月,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获1000 元奖金。

  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

  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1983年之后,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

  1984年,出版《小灵通再游未来》,之后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

  2015年7月21日,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成立,叶永烈受邀担任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叶永烈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 明前茶飘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见证大国底气从“核”来
2024-03-29 14:15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力勾绘农作物地块,快速完成耕地识别,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提升数十倍。在他看来,我国在星上智能处理和地面遥感AI大模型技术上同步发力,推进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发展,太空中的卫星将变得越来越“聪明”。
2024-03-29 09:36
3月27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分析预测,融化的冰盖正在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以至于下一个闰秒将被推迟3年。论文作者之一、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Duncan Agnew说:“融冰足以使海平面上升,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自转速度受到了影响。
2024-03-29 09:33
3月28日,小米汽车的价格“谜底”揭开,小米SU7提供九种颜色可供选择,售价21.59万起
2024-03-29 17:17
胡新立表示,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探讨生理性乳酸水平变化对机体代谢的意义,以及恶病质中骨骼肌萎缩与乳酸的直接关系。
2024-03-29 09:31
近日,日本小林制药保健品事件持续发酵。小林制药此前表示,该公司的红曲原料中可能含有导致消费者出现肾功能不良状态的非预期成分。小林制药出产的红曲原料除用于自家生产保健品外,还出售给其他公司,用于酿酒及食品制造等。
2024-03-29 09:22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试验任务。2023年12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将三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2024-03-29 09:30
记者28日从南京大学获悉,由该校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极端条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术,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
2024-03-29 08:38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已启用“冠状病毒网络”(CoViNet),以促进和协调全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及早准确地检测、监测和评估新冠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其他可能新出现的冠状病毒。
2024-03-29 08:38
万兆元年,谁来领航?是更智慧AI,是更领先的Advance,是刷新极限的速度,还是升级多维的体验?中国移动5G-A商用发布会,重新定义数智新时代,邀您共同见证!3月28日15:00-16:00
2024-03-28 12:36
作为中国大科学装置之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共建的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核心装置。
2024-03-28 09:54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围绕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才造士这一核心要义,王大中归纳并紧抓建设一流大学的三大要素: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
2024-03-28 09:34
坎潘特强调,最新观测表明,精确的星震学技术可用于探测表面温度低至4200℃(比太阳表面低约1000℃)的矮星,为天体物理观测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这一最新结果表明,星震学技术有望详细表征这些恒星及其宜居行星的细节,而精确确定附近冷矮星的年龄对于阐释系外行星上发现的生物特征可能至关重要。
2024-03-28 09:33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3月27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是极地考察40周年,自然资源部将开展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一重要时间节点。7月北极黄河站建站20周年时,在黄河站举办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期间将在长城站、中山站举行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雪龙”号、“雪龙2”号船停靠外港时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4-03-28 09: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27日批准18处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的6个地质公园,分别是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临夏世界地质公园、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兴义世界地质公园。
2024-03-28 09:31
据介绍,除了服务于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后续鹊桥二号中继星还可为国内外月球探测提供中继通信支持。
2024-03-28 09:25
涂白防虫、修剪树枝、引水灌溉……每当春天到来,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托里县老风口,生态造林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2024-03-27 10:22
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2024-03-27 10:21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宝山乡巨宏村,村民苑忠国正在准备春耕,多年来通过参与县里的培训,春耕物资的采购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2024-03-27 10:20
在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制度、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制度、建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等具体措施。
2024-03-27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