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食补改善贫血可能性极小

食补改善贫血可能性极小

2019-02-15 08:59来源:科技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原标题:食补改善贫血可能性极小

  民间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出现脸色不好、头晕疲惫等症状,就认定自己贫血,便选择食用红枣、阿胶、枸杞、猪肝、鸭血、甲鱼等食物来“补血”。然而“吃得好,并不代表贫血一定能得到纠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松山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人对“贫血”“气血两亏”等概念存在误解,一味食补有时反而可能延误病情。

  要与低血糖、气血虚区别开来

  “从西医角度说,贫血就是在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王译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女性、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就可以叫做贫血。当患者轻度贫血时,往往难以察觉;当出现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贫血时,人体缺血、缺氧比较明显,就会出现头晕困倦、心累乏力、脸色苍白、眼花、失眠等不适症状。

  刘松山表示,如果患者在血常规检查中明确自己的血红蛋白没有降低,身体却有类似贫血的症状,如蹲下后突然站立感到头晕,这不是贫血,而是脑供血不足,需警惕低血糖、低血压,而不应从贫血角度入手去“补血”。

  “还有很多人,常常把气血虚和贫血混为一谈,但这是两个概念。”刘松山说,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支撑及滋养人体运行的两大精微物质,这两种物质出现虚损,就是气血虚。其表现为:经常感觉劳累、做事没精神、心慌、头晕、偶尔出现呼吸困难、手脚冰凉、腰酸腰痛、走路感觉双腿沉重、失眠多梦、尿频、面色萎黄、唇甲色淡、缺少血色等。

  “气血虚与贫血像一对孪生兄弟。”刘松山指出,贫血会有气血虚的表现,因为引起贫血的原因可导致人体气血虚,但气血虚不一定会贫血,因为引起气血虚的原因,不一定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因此,贫血、低血糖、气血虚这3个概念有不同的病因与疾病背景,不能笼统看待。

  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

  刘松山说,常有人食用猪肝、鸭血、甲鱼、鸽子等,或在食物中加入黄芪、当归、红枣、枸杞、红参、虫草等药材,甚至服用滋补药酒、保健品等来补血,但实际上,真正的贫血用食疗、药膳或补品纠正的可能性极小。

  “病人自己往往对病情判断不准确,而单一的食物或药材如果不能针对病症,作用不大。”在刘松山看来,如气血虚导致的贫血,中医会根据气血虚与脾、胃、肾的先天、后天关系,从气虚、血虚、气血双亏、脾肾不足等不同侧重点进行治疗,当人体气血充足后,贫血就会有一定改善;难治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综合征等,已伤及肝肾,用药时需结合血肉有情之品(即动物类药物中具有补益作用的,如阿胶、龟板、胎盘等,其滋补效果比植物药物要好);因月经量多、痔疮、胃肠道出血导致的失血性贫血,则应先调节月经、纠正痔疮、改善胃肠道疾病后才能纠正贫血;如果贫血不是失血引起的,首先要考虑血液病,因为很多血液病伴有不同程度贫血,其次考虑免疫病、肿瘤、感染病、慢性病等,因为只有贫血而无其他原因或疾病的情况很少。

  “怀疑自己贫血,正确的做法是寻求血液科医生的帮助。”刘松山说,在贫血这件事上,切忌盲目补气血、补铁、乱服保健品,应保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无需特别食补,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结合起来标本兼顾。

[ 位置: 首页> 科普频道> 食品·健康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与静态系统相比,能量拾取端即车辆端的结构不变,能量发射端线圈则换成埋于地下的供电导轨。
2023-03-20 09:51
加载更多